温凉抱过木盒子,压下心中一千一万个不解和疑惑,qiáng迫自己冷静下来,放缓声音问:“慧智大师,我听妈妈说,外公的那几个兄弟姐妹都在京都,我们为什么从来不去他们那里?”
慧智大师闻声,神色复杂地看向温凉:“你外公发过誓,永远不回京都。他的那些兄弟姐妹并不知道你外公带着你和你母亲住在chūn晓镇,若是以后你去了京都,也千万不要提起你外公的名字,明白吗?”
“为什么?”温凉不明白,但是她能感觉出这其中的事qíng不会简单。
如果不搞清楚这些事qíng,妈妈会不会……
想到过去的那些画面,温凉浑身一颤,身体仿佛坠入了冰窖一般,彻骨寒冷。
第25章 迷雾
“去隔壁禅房坐一会儿再走吧。”
慧智大师的声音乍然响起, 叫醒了兀自发呆的温凉,她有些茫茫然地抬起头, 朝着慧智大师胡乱地点了点头,一只手抱着木盒子, 一只手撑着桌案有些不稳地站起身。
脚步慌乱地走进隔壁那间禅房, 温凉将门关上,一屁股坐在摆放在木地板上的蒲团上,深吸了一口气,伸手解开黑漆木盒子外的简易九宫锁。
这个木盒子和家里放书画的那一只比起来要小许多, 上面的九宫锁却意外的别致。
温凉打开盖子一看, 最上面盖了一块黑色的绒布。
她将绒布打开后, 最先看到的便是那块在她印象中已然不知所踪的紫檀木福寿扣, 半截拇指大小的木雕, 穿着一根细细的红绳。
温凉拿起福寿扣,眸中带着些怀念。
福寿扣,两连环, 一个代表福一个代表寿。
不过, 眼前的这只福寿扣与一般的福寿扣不同,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两个连环的搭扣方式, 并不是简单的环串环, 而是由一只雕刻的非常jīng细的朱雀鸟的鸟嘴将两个连环衔住。
这福寿扣上还有字。
温凉脑中刚划过这几个字,面色忽然一愕,对了,她小时候玩这个扣环的时候, 无意中发现两个木环里分别有一个字。
她将福寿扣拿至眼前,细细分辨。
上面刻着两个字,一个“允”字,另一个“之”字。
允之。
温凉蹙眉,记忆里似乎没有和这两个字相关的人和事。
她又看了一会儿福寿扣,确定自己想不起任何有用的事qíng后,伸手取出一枚有些锈迹斑斑的铜钥匙。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看不出是gān什么用的,便放在一边,然后取出里面剩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一个小文件袋。
温凉有些急切地打开文件袋上的绑绳,双手一转将文件袋倒过来,一口气把里面地东西全部倒在地上。
三张照片,三张薄纸。
她先捡起那三张印着墨迹的纸,打开——
两张地契,还是用繁体字写的地契,最后落款的时间年号是新虞年,这是华国成立前的年号。
温凉皱了皱眉,又打开另一张写满了熟悉字迹的纸张,只看了第一行,眼中顿时只剩下“吾孙白露”四个字。
她是90年9月8日出生的,恰好那一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白露,三岁开始练字学落款的时候,外公给起了字,就叫白露。
忍着心口的闷疼和酸涩,温凉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将信看完,仔细小心到生怕自己会看漏里面的话。
看过书画箱子里外公的遗书,温凉的心qíng其实并不那么激动,外公也只说让自己拿着那些东西,不管是卖掉还是收藏起来,只要生活过得富足,照顾好母亲,就能一切顺利,万事大吉。
而这封同样是外公亲笔写的信,却彻底把温凉打懵了。
信上说,外公所在的温家是大雍朝遗留至今的古老氏族,华国建国后,温家虽然没有当官当权的,却是京都比较有名望的书香世家。
只是到了外公这一辈,家族没落,人丁稀少,家中只剩下四个孩子。
而那两张地契就是外公分到的家族财产之一,京都孔庙附近的一座四合院,还有一块外城区的田契。
这两张地契听着不算什么,但是熟知未来十五年经济走向的温凉,却清楚的知道,一座四合院和外城区田地的价值。
不管对什么人而言,这两张地契就代表了一笔巨款,有些人甚至能靠这两张地契混吃等到死。
但对于温凉来说,这些东西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微信群里的那群小伙伴送给她的财富比这两样东西还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