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135)

2017-08-21 卫风

  又林应了一声,折回去取药。翠芝刚洗完衣裳,见又林这时候回来,十分意外。

  “姑娘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经已经讲完了?”

  “没有,是有位夫人受不热晕过去了,祖母打发我来取药。”

  “哎哟。”翠芝忙把药箱拿了出来:“我不大识字,姑娘可知道要娶哪样药?”

  又林自己在药箱里找着白糙清热丹了,用huáng纸包着。因为怕李老太太年经大了,四奶奶给备了好些药,又林拿了白糙清热丹,又拿了两丸延寿丹。这种时候有备无患总是那位夫人已经厥过去了,不醒人事。她带来的婢女又慌又怕,哭哭啼啼的,问什么话也说不好。李老太太接过又林拿来的药丸,先请讲经的了言禅师看过,倒是对症,于是先将白糙清热丹化了水给她灌下去,再施了针,那位夫人总算是缓过气儿来,睁开了眼。

  这下算是有惊无险,众人都松了口气。李老太太经过这么一个小风波,心qíng倒不错。虽然听经被扰了,但是能救人急难,也是行善积福的事,这心里一畅快,身上就舒坦,中午还多吃了小半碗饭。

  等李老太太歇了中觉起来,魏妈妈进来回话,说是外面有位蒋公子要向李老太太请安,已经等了半晌了。

  李老太太一怔:“蒋公子?”

  是哪位亲朋好友家中的子弟?

  魏妈妈说:“他是来答谢的,说是上午他外祖母听经的时候昏厥过去,幸而咱们家及时找了药给用上了,很是感激,还带了两样礼物来呢。”

  李老太太这才恍然:“我说呢……这家人还真是,这还用得着特意来道谢么。”

  “看您说的,对咱们是抬抬手的事儿,对人家那成了救命之恩哪。吃罢饭没多会儿功夫就来了,听说您歇了中觉,就一直等着。”

  “那就请他进来吧。”

  那位蒋公子跟着魏妈妈进来,一路上直到进门后,都很知礼的垂着头,并不对侍奉的丫鬟们多看一眼。

  等了这么半天,可见其诚恳。又很知礼,李老太太心里又添了三分喜欢。人就是这样,虽然帮人的时候并不是图着对方感谢回报,可是毕竟做了好事,对方又满心感激,没有几个人会不欣喜的。

  “给老夫人请安。”

  他口中说着,两手并握,长揖于地。

  “快别多礼,我后晌总是要歇一会儿的,你可以先回去,何必一直枯等。”

  蒋公子和他外祖母并不相象,他外祖母生得那样富态,他却十分清瘦,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件绛云色长衫,两肩平稳,腰板笔直,看来十分稳重大方。

  第七十六章思量

  见着这样的晚辈没谁心里不喜欢的。李老太太让他坐下,命人上茶,又一长一短的问他话。外祖母身体可好些了?是哪里人氏?多大年纪?有没有成家之类。魏妈妈见李老太太欢喜,进去准备了表礼出来,一对笔,一个荷包,荷包里装着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银锞子,蒋公子并未推辞,接了过来又行礼道谢。

  “行啦,你外祖母那里尚需要人照顾,你就快回去吧。明儿我再去探望你外祖母,可要让她好生保养着。”

  魏妈妈送蒋公子出去,回来之后说:“听说这位蒋公子开chūn也要下场,就在外祖母家读书,这次那位关老太太上山来拜佛吃斋,也是为了替蒋公子求菩萨保佑,让他能考出个功名。”

  李老太太点了点头。这都是做长辈的一片心哪。不管有没有用处,总是要把能做的全做了,尽了自己的全力才甘心。至于自己的身体痛病,那是全然不重要的。

  “看蒋公子也是个孝顺知礼的,真考中了个前程,关老太太也算没有白cao这份心。”

  李老太太点了下头,慢慢捻动手里的佛珠。

  自从大孙女一天天长大,李老太太和四奶奶不约而同的开始替她谋划起亲事来。女子嫁人是一辈子的大事,嫁得好赖决定了她下半辈子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心中存了这事,李老太太只要一见到个年纪适宜的少年晚辈,总会不自觉地拿孙女婿的标准来衡量一下对方。这位蒋公子看起来倒是个很沉稳可靠的人,家世也相当。

  男人要拜佛,多半求的是前程。姑娘家拜佛,求姻缘的居多。因为对女子而言,这也是她一辈子的前程。

  魏妈妈很理解李老太太的心事,打听了半日,回来把消息一五一十的说给李老太太听。这位蒋公子的亲娘体弱多病,听说脾xing也好。这年头挑女婿,不但要挑女婿本人,婆婆也是至关重要。倘若这婆婆是个凶名远扬的人,肯定没几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受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