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姐妹这边不提,朱家兄弟这边也颇不平静。
朱长安逮着个空,笑着问:“没看出来啊,我一直以为你在于江是潜心读书要博取功名来着。你倒是惬意,这么早就吃透了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啊?我瞧那李姑娘品貌不俗,家境也不错。怎么,你们什么时候……”
朱慕贤素来知道这个堂兄的脾气,也不因为他开这种玩笑就发火。
“三哥别乱说,人家姑娘还小呢。因为两家住得近,他们家长辈又是热心肠,所以平素常来常往。我和她可没有什么。”
“嗳嗳,别发急嘛,我又说别的。”朱长安搭着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说:“以前我当你是个榆木疙瘩,除了你那姚家表妹,别的姑娘都不理会。现在这样就对了嘛!天涯何处无芳糙,旁的姑娘也各有各的好处。你以后啊,就别那么死心眼了啊。”
正好席上有人敬酒,朱慕贤一肚子话只能又憋了回去。
堂兄总是这样,可朱慕贤问心无愧。他觉得他和又林之间是坦坦dàngdàng的。又林没有兄长,他呢,妹子远在京城,平素来往也就是拿她当个妹子看待,绝没象堂兄说的那样,存了种种不可告人的心思。
这一天李家十足热闹,李老太太也被人敬了两杯酒。她平时不喝酒,今天破例。酒一下肚,脸就红了起来,倒是显得更年轻了几岁。
好话人人都爱听,尤其今天是她的日子,人人都捧着寿星。李老太太的笑容多了,话也比平时多了,散了席和几个老姐妹一起又去抹牌。其他的客人陆陆续续的告辞,仆妇们穿cha来去,忙着收拾。又林听说李光沛也多喝了几杯,吩咐厨房准备了醒酒汤,亲自给父亲送过去。
第一百章
“父亲歇下了吗?”
“还没有呢。”
李福也压了声音说:“老爷今儿高兴,多喝了两盅,姑娘这端的醒酒汤?那快送进去吧。”
又林轻轻推开门,李光沛已经宽了长衣,正靠在窗边的榻上。又林进门的时候,李光沛眼睛微微睁开,看见是女儿,又闭了眼假寐。
又林把食盒放下,打开盒盖,把醒酒汤端了出来。因为这道醒酒汤是趁热喝才好发散,所以一打开盖子,腾腾热气就冒涌出来。那股酸辣鲜香的味道一钻进鼻子里,就让李光沛觉得身上的倦意和酒意被冲淡了几分。
“爹,喝口汤吧。晚上只怕还得应酬一场呢,您喝了汤,趁这会儿好好歇歇。”
“好好。”李光沛笑着坐起身来:“还是我闺女知道心疼爹。”
又林笑吟吟地把汤端到跟前:“您要知道我和娘会挂心,下次能少喝就少喝点儿。”
李光沛一笑。
他并不贪杯中之物,平时自己在家也不过烫huáng酒小酌两杯,可是今天宾客盈门,是应酬,怎么能不喝呢?
醒酒汤热乎乎的,喝下去从肚子里一股暖意往外扩散。又林坐在一边看他喝完了,把碗收拾了,又取了薄毯替李光沛盖上。李光沛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些天你也忙里忙外的,累坏了吧?”
“我才gān了什么啊,就是给娘打打下手,帮帮小忙,大主意还都是您和娘来拿。再说,祖母过寿这是喜事,这是福气啊。”
女儿真的长大了,更懂事,也更贴心了。可惜却也留不了两年了,不说别人。就是表弟陆延宗,今天也透出口风来,被李光沛笑哈哈的给挡过去了。
陆伯荣也是个稳重孩子,也算是李光沛看着长大的。两家知根知底。可是这是当侄儿看,那自然哪儿都好。可是要当女婿看,那李光沛的眼光不由自主的就挑剔起来了。长女可是李光沛和四奶奶的心头ròu,掌上珠,恨不得把能给她的好东西全给她。这挑婆家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然不能轻许。
不过有提亲意思的也不止陆家一家,今天还有一位老相识也委婉的透出了这个意思。他家中两个未婚娶的儿子。一个二十,一个十七,老大稳重,老二机灵。这人同李光沛也相熟,知道李家姑娘很是聪慧能gān。这人把话说得含糊,那意思就是两个儿子李光沛可以任挑,挑老大也行,挑老二也行。
嗯。晚上这事儿还是得和妻子好好商量商量。陆家也不错——亲上加亲,女儿嫁过去肯定不会受气。不过陆伯荣是长子,将来要顶门立户。担子重。嫁过去之后不但要奉养公婆,还要照顾下面的小叔子小姑子,将来再有了妯娌事qíng更多,所以人们都说长媳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