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02)

2017-08-21 卫风

  白芷是知道姑娘和小英那会儿出去的。虽然她不知道内qíng,可是在李家做丫头的日子也不短了,白芷很是学到了一些下人的生存智慧。姑娘要出去,她决不多问半个字,也不会好奇去的瞎打听。只要尽心尽力把自己份内的事qíng做好,旁的闲事最好别去管。

  白芷迷迷糊糊的,听着姑娘在榻上翻身的动静——姑娘这是有心事?平时都睡得很好,今天怎么就一直没有睡着?

  听着又林轻轻咳嗽了一声。白芷抬起头来轻声问:“姑娘可要喝口水?”

  又林嗯了一声。虽然声音也轻,可是能听得出来,声音里并没有睡意。

  白芷披衣趿着鞋去倒了茶,屋里拢着炭盆,这会儿火压下去了,但是借着那红融融的一团光亮。倒是省得点灯费事。

  白芷服侍又林喝了两口水,顺带一扭头瞥了眼更漏,早过了三更了。

  “姑娘早些睡吧,明儿不是还要和奶奶一起出门吗?”

  又林应了一声,可是还是睡不着。她披着袄靠着chuáng头坐着,她不睡,白芷当然也不能睡,就这么站在chuáng边。又林往里挪了些地方:“进来暖暖吧,陪我坐一会儿。”

  白芷看了一眼她的神色,屋里昏暗,也看不出什么,她就应了下来,脱了鞋钻进了被窝。

  姑娘的被褥当然是都是上好的丝棉,雪白的被头,被窝里也是软乎乎暖融融的。帐子里有一股淡淡的甜甜的香,象是秋日里甘脆的青色的苹果香。

  “白芷,你们老家过年,都是怎么样的?”

  “年景好的时候,就挺热闹的。”白芷轻声说:“记得有一年,家里杀了一头猪,从腊月二十六七就吃着ròu,一直吃到出正月呢,娘扯了花布,给我做了新棉袄棉裤,还有新鞋。我会帮着娘包汤圆煮汤圆,弟弟妹妹那会儿就在旁边淘气,弄得一手一脸都是面……”

  “也走亲访友吗?”

  “走!十里八乡都互相走动,磕头、拜年,有时候其实磕头给的红包里就两个小钱,那也乐得不行。两个钱也能买个大糖人儿了……”

  她这么说着,又林心里也渐渐安定下来。

  白芷说着说着,自己也觉得自己说得都是些琐碎的jī毛蒜皮,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是穷人家,也没什么好说的。”

  又林轻声说:“你想家吗?”

  白芷诚实地说:“想。不过前两天家里才捎了信来,说今年年景挺好的,还有我的月银帮衬着,日子很过得去。姑娘赏我的簪子和耳坠子,我让人捎了回家,银簪子给了娘,耳坠子给妹妹。她也不大不小是个姑娘家,戴了正合适。”

  没听着又林出声,白芷侧过头看了一眼,又林已经迷糊起来了。白芷扶她躺好,又替好盖好被子,自己起身回一边小chuáng上躺下。

  第二天又林原来是要和四奶奶出门去的,结果四奶奶那边临时有事,又林也就跟着留在了家中。饭桌上,又林察觉四奶奶在看她,抬起头来的时候,四奶奶已经收回目光,给德林挟了一块糖醋排骨:“慢些吃。”

  可能刚才是她的错觉。

  又林低下头去,四奶奶把排骨放进了儿子碗里,回头又看了女儿一眼。

  有句话叫疑邻窃斧,大概就是四奶奶现在这样儿。心里没事儿的时候,四奶奶当然不会多心。可是现在一觉得女儿已经qíng窦初开,四奶奶只觉得她一举一动都和往日不一样了。

  这么再二再三的几回,又林也有感觉。

  她只觉得四奶奶今天有些怪怪的,但到底哪儿怪,又说不上来。

  娘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更年期了?还是和爹闹别扭了呢?可是看爹的样子却不象有什么。

  要不要问一问?

  她这边琢磨着,四奶奶那边也在琢磨,女儿这件事qíng,要不要直接问她?

  不……不合适。

  四奶奶也是打那个年纪过来的,自然知道姑娘家患得患失的心qíng,脸皮儿又格外的薄。要是话一挑明了,女儿羞愤惭愧之下,要是做出什么事儿来,那岂不是小事变大事?

  左右这会儿离chūn试还有些日子,自己看管得严紧些,不让他们再有见面的空子。等朱慕贤真去应了试,考取了功名,再看朱家有没有旁的意思——当然,四奶奶可没有一定要把女儿许给朱家的意思。

  等着看,要是朱家小子只想诳骗自家女儿,根本没打算结亲事,这件事当然更要牢牢捂住。要是他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