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见四奶奶的时候,也是这么一副表qíng,而且语气也比往日更热络。那态度不象是对伯母,倒象是对丈母娘了。
四奶奶当然也察觉了,她一如既往,显得既亲切,又不过分热qíng,就如同对待一个普通的亲戚晚辈一样。
陆伯荣进了屋,厨房果然有人送了晚饭来。两菜一汤,看得出不是什么那种大锅做的宴席菜,更不是剩菜,而是特意现做的,一道是清炒菜心,一道豆豉蒸鱼,汤是香喷喷热腾腾的丸子汤。丸子氽的粉圆滑嫩,汤上头还飘着翠绿绿的芫荽蒜苗,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最下头则是一大格白米饭。陆伯荣是人逢喜事jīng神慡,好象后日要迎亲的不是刘书昭而是他一样。
隔壁院子有chuī鼓班子在chuīchuī打打的,喜气洋洋的乐声飘过墙头一直传过来。
陆伯荣胃口大开,饭和汤都吃光了,菜也只剩了点儿盘子底。下人来收拾碗碟的时候,他心qíng极好的给了打赏,又向那个婆子打听消息。
“东边屋住的就是新郎倌吧?”
那婆子得了赏笑得合不拢嘴,再说刘书昭问的也不是不能说的事儿。当下知无不言:“是是,东屋住的就是刘家表少爷,哎哟,现在可得称一声刘相公啦。因为他现在有了功名,那喜事办得可是越发热闹了。大家都说是双喜临门的……”
刘书昭耐着xing子听着她唠叨,直到那婆子又说了句:“说起我们这一府的头名啊,就住在我们家后头,朱家的少爷。人家平时看着就和一般人不一样哪,这一般人能考中头名吗?我看啊,八成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朱少爷和刘家表少爷是同窗好友,今儿还一起去望江楼赴宴。朱少爷还没定亲哪,不知道将来哪家闺女有福气嫁了他呢……”
“家里这些天特别忙吧?”
“忙,可忙着呢,爷和奶奶都忙了好几天了,每天只睡那么两个时辰,客人多,事qíng也多。因为表少爷家远嘛,所以在我们这儿先迎亲,让女家也风光风光。然后等迎过了亲,他们当天就上船去回东潭啦,回去之后再拜堂成亲。其实按我们这儿的规矩,男方家里一般是不会来这么远迎亲的,都是女方家去送亲。这不是因为我们家和周家特别要好么,才这么体贴周家。要说周家姑娘也是有福的,刘家可是好人家,刘家表少爷也是个有出息的……”
那婆子嘴又碎,话也多,要不是现在事qíng太多人手实在不够,她原也不能做这些在客人面前端茶送饭的活计。既露脸,又得赏,这婆子也乐得有点儿忘形。
“哎,说起来表少爷是不知道,我们李家的姑娘还有想嫁朱家少爷呢……”
陆伯荣一怔:“和朱家结亲?谁?”
那婆子笑着比划:“就是后头街上的五老爷,他家的闺女啊。哟,现在可也不能说什么五老爷了,他已经扔了家小跑了……”
陆伯荣心里一松。
自己是关心则乱,一听婆子的话就想岔了。李家姑娘多,当然不是表妹要嫁朱家。五老爷那事儿,陆伯荣也有所耳闻。这人实在太没出息,陆延宗知道这事之后,还用来教训儿子,让他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境地,都绝对不要沾一个赌字。否则五老爷这家破人亡的前车之鉴就是他们的榜样。陆伯荣印象极深,当然不会忘记。
等送走了那个婆子,陆伯荣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他相信自己和表妹的婚事应该是稳当当的。但是……但是……
李家一天没应下亲事,他也就一天不能真正放下心来。
这次他过来贺喜,也是想多接近些关系,在李光沛和四奶奶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母亲曾经和父亲说的话他都听到了。又林表妹的亲事,当然主要还是父母作主。而李家伯父是男人,对儿女亲事的影响远没有母亲和妻子来得大。老太太那是不用说,她本是陆家人,肯定会更偏向于陆家。这样亲上加亲的,两家的关系才不会随着代代更替而疏远。
四奶奶那边……就需要他多努努力了。
如果老太太和四奶奶都首肯,那这亲事就已经算有八九成把握了。
当然,父母还有些别的考量。李家的铺子、船行都不小,要是两家结了亲,想必能合作的更好——再说,又林的嫁妆必定丰厚。这些陆伯荣只是听听算了,他看重的并不是那些,而是表妹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