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48)

2017-08-21 卫风

  又林忍不住笑了。

  “小丫头,就你还装大人样儿呢。”又林和她嘻笑几句,倒没再就这个话题谈论下去。

  玉林半大不小,对婚姻大概还充满了憧憬和美好向往。她也得想想,要是男人太优秀了,那女人必然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和竞争。就算他没那个心,也会有无数的外部因素和各种诱惑主动找上他。生得好的容易自命风流,有才学的更爱玩个什么红袖添香、风尘知己那种qíng趣。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而是现在这个时代,男人普通都是这样。就连李光沛这样难得的好男人,谈生意的时候还难免叫个唱、看个戏,喝个酒——

  由此可见,男人越优秀,他能分给妻子的时间就越少。当然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嫁就得嫁个窝囊废,围在女人裙子边儿走不开的那种。

  不过玉林还小,这些话没必要现在就和她说。

  又林一边说话,一边也忍不住想,有谁家又来提亲了呢,能让四奶奶认真的去找李老太太商量,又林把有可能的几家在心里都过了一遍,想不出是谁家。

  小英端着茶从外头进来,放下茶盏之后,又拿出个蓝布包:“姑娘,这是书墨刚才送来的,门上的人看见我就让我带过来了。”

  看那包的形状大小就知道里头是书。又林打开布包看看,里头果然是书。簇新簇新的,还有一股没散的油墨香。又林先翻过来看看书背上的标记,这不是本地的书,是东潭的印书坊印的。

  玉林也探过头来看了看,虽然对书好奇,可现在她对送书的人更好奇。

  “姐姐,这是朱大哥送的?”

  “嗯,是啊,应该是给德林的吧。”

  但是又林觉得这书更有可能是给她的,德林对这些书可不感兴趣。

  第一百三十七章

  要是给德林看的,那要么是正经书,可这种书家里不缺。要想德林喜欢,那得弄两本《战秦关》又或是《游侠传》之类的书来。又林很了解自家弟弟,对他爱看什么书也了如指掌。事实上他现在也会偷偷看这种书,又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不耽误功课,他看点闲书也没什么。谁不是打这个年纪过来的?谁没有少年的憧憬?

  可这两本明显不是,一本是随笔集,一本是字贴。

  两样都是她喜欢的——可是又林纳闷的是,她没和朱慕贤说过她喜欢这一类啊。要说他们不熟,那不准确。毕竟隔壁住着,还共同分享过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秘密。要说他们熟,那也不太合适。他们好象从来没有过正式的jiāo谈,更别说倾诉什么人生啊理想啊爱好啊这些东西了。

  所以这应该是个巧合,瞎猫还有碰着死耗子的时候呢。

  玉林十分好奇,问了句:“这是朱大哥送的?”她探过头来看了看:“这是白夫人字贴?”

  “是。”

  白夫人是前朝一位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她未出阁时就是有名的才女,嫁了一位志趣相投的丈夫,琴瑟合鸣,恩爱非常。可是她不到三十岁便丧夫,此后几十年里头她一直深居简出,没有再写过任何一首诗词歌赋,后来留传于世的只有几本字贴。白夫人早期的字婉约圆柔,而后期的字则变了一种风格,显得清瘦挺拔。闺阁中人多爱临白夫人的字,其中又以早期的居多。但是这一本是白夫人后期的风格,是又林喜欢的。

  玉林小声说:“不知道娘和祖母在说什么……要不,我去找翠芝姐姐打听打听?”

  又林摇头谢过她的好意:“不用去打听,要让祖母知道了没你好果子吃。再说,打听不打听都一样。”

  玉林先是没听明白,不过她马上就听懂了又林话里的意思。

  如果四奶奶说的是又林的亲事。那无非两种结果。一是不成,那根本没必要去打听。如果成了——那现在不去打听,再过些时候也就知道了,不用急在一时。

  玉林有些惭愧:“姐姐说得对。我太沉不住气了。”

  又林只是一笑。

  她不关心自己的婚事吗?当然是关心的。

  四奶奶把今天跟朱大太太见面的详qíng一五一十的跟李老太太说了,李老太太听得很认真,身子微微朝前探着,一直到四奶奶说完,才缓缓松了一口气,朝后靠在椅背上,指指桌上的茶:“喝口茶。润润喉咙吧。”

  李老太太不说四奶奶还没觉得,她这么一说,四奶奶真觉得口gān舌燥的。她到家就直接过来了,说了这么多话,一口水都没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