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表姐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
终于打消了她的这个念头,又林可真是松了一大口气。晚饭的时候又林陪着四表姐一同吃。二舅母唯恐她们没胃口,特意吩咐人做了几样jīng致小菜。四表姐问起又林嫁妆的事。嫁妆单子上许多东西都不是现买的,而是已经存下许多年了。现买一来未必便宜,二来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新房里的一套东西。大到衣箱衣柜,小到盆架马桶,嫁妆里头都样样齐备。
吃过饭天已经全黑下来,前院还十分热闹,虽然不是正日子,但是已经开了几桌席招待亲友。又林到周榭那儿去坐了一会儿,周榭也刚吃罢饭。笑着说:“你来得不巧,你表哥他才回来吃的饭,刚刚又出去。”
又林笑着说:“我是来看你的,又不是来看他的。你胃口怎么样?”
“还成,就是吃东西觉得不香。那天特别想吃那种两面煎的小苏饼子,婆婆也赶着让人给我做了,可是做好了又觉得吃着一点儿都不香,勉qiáng吃了两个。我这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可实在是吃不下。怎么吃着就是觉得没有滋味儿。”
又林安慰她:“没事儿,这不是你挑剔,是肚子里我侄子在挑嘴呢。你可千万别委屈自己。也别想太多了。”
周榭欣慰地说:“婆婆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有个丫鬟问:“李姑娘在屋里么?”
又林应了一声:“在,什么事?”
那丫鬟看样子是跑过来的,气喘吁呈的,她站在门口看了周榭一眼,没有立刻说话。
又林站起来走到门边:“怎么了?”
那丫鬟怕惊着周榭,小声跟又林说:“大姑奶奶刚才摔着腿了,让您快过去看看呢。”
又林吃了一惊。
周榭在身后问:“什么事儿?”
又林忙说:“我娘喊我问个事儿,我去去就来。”
那丫鬟在前头引路,又林来不及再跟周榭多说什么。跟着她急急往前走。
那丫有鬟走了右边的小路。“从这边儿走吧,人少,路也近。”
又林心急如焚,四奶奶怎么会摔着腿?不知道摔得严重不严重?可是她问那个小丫头也问不出什么来,这丫鬟压根儿没近前伺候,也是旁人让她传话。她是一问三不知。
肯定是摔的不轻——要是小小的绊一下扭着了,以四奶奶的个xing,绝不会兴师动众的扰得众人不安。
这条近路就是太暗,那丫鬟走得也快,又林紧紧跟着,灯笼摇摇晃晃的,也照不清路。她又走得急没留神,结果裙子不知道被什么一勾,人就往前倒。
那个丫鬟被又林一扑,两个人倒作一团,灯笼一落地,扑的就灭了,四下里一团漆黑。
“哎哟,李姑娘,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又林倒没扭着,就是膝盖有些火辣辣的疼,八成是磕破皮了。
“你呢?”
丫鬟当然不象小姐们似的那么娇贵,她先利索地爬了起来,又拣起灯笼看了一眼:“哎呀,蜡烛跌断了。”
两人身上都没带着引火的东西,这下走的就更慢了。
院墙外头狗突然大声叫起来,隔着墙也把两人吓了一大跳。那丫鬟生怕又林再摔着了——到时候自己可落不着好儿,便不肯加快步子,一手扶着又林,两人高一脚低一脚的往前走。
白天这条路就不大有人走,晚上更是摸不清楚。又林纵然心急,也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天已经入秋,太阳落下去,风就变凉了。chuī在背上冷嗖嗖的,可是又林却急出了一身汗来。好不容易前头来了个婆子,看样子是往哪一处送东西去,因为这边的事qíng急,借了她的灯笼,继续往东院走。
一进院门,就听见欢声笑语——席还没散呢。
到了亮处,又林松了口气。这些人还热闹如旧,二舅母也正在席上招待应酬着,那四奶奶应该伤得不重。要不然的话,气氛不会这样欢快喜庆了。
又林走了过去,小声问:“舅妈,我娘在哪儿?她摔得可厉害吗?”
二舅母一愣:“你娘摔着了?”
合着她还不知道。
“刚才我在表嫂那儿,有人过来和我说我娘摔着腿了。”只怕还摔得不轻。
二舅母也吃了一惊,赶紧走到一边:“你娘刚才去解手了,我可没听见人说她摔着——”二舅母一指:“喏,这不好好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