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305)

2017-08-21 卫风

  不过胡妈妈没把李心莲当回事儿。李心莲能怎么折腾?往族里递个话儿,把她给看起来就完了,掀不起什么大làng。

  胡妈妈在意的是huáng嫂子。

  huáng嫂子心向着大太太。又想给自己女儿谋个好出路。

  她在大太太面前肯定没少给又林下刺儿——胡妈妈简直百分之百能肯定。同是当管事妈妈,在哪一家差别不大,想上去就得把别人踩下去。换了胡妈妈处在她那个位置上,指不定也得这么gān。

  huáng嫂子在朱家已经待了几十年了,关系深,根基稳。这么个人可以给你构成很大的麻烦——更不用说她还在厨房这样要紧的地方做事。

  可是又林初来乍到,地头不熟。根基不稳,再加上又是新媳妇,头一阵子肯定要夹起尾巴老老实实的做人,想一下子把huáng嫂子这样的人物给压服、或是拔除了,都不容易。

  说这话的时候,胡妈妈并没有特意避人,小英和翠玉在外头收拾箱子,也都能听得见。但也只限她们两个了。其他人都不在近前,听不到她们说什么。

  小英和翠玉就算现在没听到,胡妈妈也肯定会告诉她们。huáng嫂子这事儿不算小事。得主仆一心,才好谋划应付。

  再说,眼看朱家要进京了。进了京她们主仆几个人生地不熟,势单力孤的,那事qíng会更棘手。现在好在娘家近,有靠山,又是熟悉的地方,要做什么事儿都方便。

  朱家已经开始在收拾着预备进京了,虽然不是立刻动身,但是多也就到这个月月底。或者下个月月初就会上路了。再晚的话,天气就彻底热起来了,别说老爷子和老太太了,就连大太太这个年纪,都不一定吃得消。胡妈妈也要给又林收拾东西。一些大件的家什器物当然不用搬去京城,想必京城也不缺这些东西。可是箱笼细软也绝对不少。哪些用得着,哪些并不必须。哪些要带走,哪些留下来,都要斟酌挑拣。

  胡妈妈已经听说了,这次去京城,说不定就要长留在那里,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回于江的机会了。本来她还预备了好些话安慰又林,可是看又林一如既往平静从容,压根儿不用她安慰。胡妈妈欣慰之余,未免也有些感叹——果然奶奶那次测卦测的准,姑娘可不就是个远嫁的命么?

  这卦还说姑娘是富贵的命,是要享福的,看来也会作准了。

  主子是富贵命,她们这些跟着的人当然也吃不了亏。

  胡妈妈出了门先去解决李心莲那事儿。就算她gān不出什么事儿来,癞蛤蟆不咬人也够恶心人的。再说,李心莲这么gān,明显是不顾廉耻了,整个李家不能陪着她一起丢脸。万一让朱家觉得李家姑娘都欠家教,牵累到自家姑娘,那可糟透了。

  胡妈妈出门方便得很,都不用走大门,直接走后门,出了这边门,拐个弯,几十步就到了李家了。

  林妈妈一见胡妈妈回来,脸色有些复杂,很快挤出笑脸来迎上去:“哟,老姐姐,你怎么回来了?”

  胡妈妈也笑着说:“偷个空儿回来取点儿东西,再跟奶奶回个事儿。”

  林妈妈还想再搭话,胡妈妈已经撇下她往前走了。

  林妈妈脸沉下来,哼了一声,重重的吐了口吐沫,才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四奶奶听了这事儿,果然脸色也很不好看。

  她也从来没听说过有正经人家姑娘gān出这种没脸没皮的事儿的!李心莲家现在已经与街上的那种破落户没两样了,她真gān出什么来,那就是生生打李家的脸。

  四奶奶又问又林在朱家过得怎么样,胡妈妈嘴里当然是实话:“老太太、老爷子、还有姑爷,那都没得说,待姑娘是一百个好。姑爷连书房都不去了,一心粘在姑娘身上哪。怪不得人家都说如胶似漆,果然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四奶奶十分欣慰。女儿夫妻恩爱,这让四奶奶长长松了口气。

  “她婆婆呢?”

  “大太太听说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出身,心气儿高。我听朱家其他人说的,大太太刚过门,连自己婆婆都看不起,觉得朱老太太不过是小门小户平头百姓家的闺女。又跟着大老爷在任上做了几年官太太,脾气越发大了。不过那是以前,现在看着,大太太对公婆还是很恭敬的,对咱们家姑娘……虽然不算太热乎,可也没有挑刺找碴儿。”

  四奶奶点了点头,没有出声。

  这个婆媳间要是处不好,女儿往后十几年,几十年只怕都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