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335)

2017-08-21 卫风

  也许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石琼玉已然嫁作人妇,与杨重光的那段往事。那只能深埋心底,绝不能诉诸于口。又林绝不会在这时候提起——花园里可不是什么隐蔽的地方,世上也绝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让人知道,石琼玉必定身败名裂,石家也抬不起头来,连带杨重光也会受牵累。

  这样害人害己的事又林绝不会做。这件事就烂在肚子里头。她绝不会说出来。

  “若是还在于江,这时节正该泛舟湖上,赏荷品茗了。清风徐来,好不悠闲。可是在京城是不能够了。”

  石琼玉点头说:“可不是。京城就那么一条护城河,湖也不大。想消暑乘凉就得去城外,连皇上太后都要出去避暑呢。你们家老太太也有这个习惯,今年天气热得很,想必也是要去的。”

  又林恍惚了下。

  在于江的时候,夏天她也时常跟着祖母去避暑。有时候去乡下的庄子,有时候去山上的庙里。不管去哪儿,都是特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小一点的时候,她和庄子上的那些孩子一样光着脚玩,捉蝉,摘瓜,爬墙,撑船……

  以后再也不可能那样自在和快乐了。

  现在做了人家的媳妇,得处处守着规矩,谨慎小心。

  石琼玉拉着她手,轻声说:“你xing子豁达,又沉得住气,我倒是不担心你的。京城里这些人看人总是先敬罗衣,太讲究门第,你一开始肯定要受些冷遇。这也没什么,都是这么过来的。过个一两年,慢慢熟悉起来,别人知道你的为人了,自然也就好了。”

  又林回握着她的手:“我知道。”

  石琼玉替她抚平袖子上的一点褶痕:“你婆婆脾气不是太好,可是她这个人呢有个好处,她要不喜欢你,脸上就会露出来。口蜜腹剑那一套她不会,比那样脸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人倒好相处。”

  又林心想,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大太太的确不善掩饰。换了别的婆婆,总不会在儿子成亲没满三月的时候就给儿子屋里塞人。就算想塞,也要寻个好点儿的理由,缓一缓再动手。她倒好,一点儿不顾忌别人说什么。

  这样的人固然直来直往的不用提防,可是这种直白的方式有时候也让人非常难堪。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品得出来。

  “倒是有件事……”石琼玉犹豫了下,以她的xing格不爱背后说人是非。但是又林和她jiāoqíng不一般,这事又同她相关。石琼玉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

  “你还记得佩芸吗?”

  又林点了点头:“记得。”

  于家表姑娘这么xing格鲜明的一个人,见一次就让人印象深刻,很难忘记。

  说起来她和大太太不愧是姨甥,两个人的脾气都霸道,简直是一脉相承。也不知道是当初张氏姐妹就脾xing相近,还是于佩芸在朱家住得久了,行动作派都和这位姨妈越来越象。

  又林只知道她嫁了人,夫家姓刘,据说家境还不错。

  但是石琼玉为什么现在特意提起她来呢?

  “以前都小,孩子气,总是吵嘴。现在想想,她也命苦,母亲早亡,继母和父亲对她都不好。就说她的亲事吧,原先的qíng形你心里有数,我就不多说了。”

  是啊,原先大太太很想让这位外甥女做自己儿媳妇的,于佩芸和朱慕贤堪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初到于江的时候,朱慕贤做小伏低委曲求全,这又林都看在眼里。

  “父亲既然不亲,又是后娘,真有那十全十美的好亲事,哪会轮得着她头上呢?她继母还不得先给自己亲生女儿打算?”

  又林轻声问:“她嫁的……不好吗?”

  石琼玉摇摇头:“那家儿子多病,亲事定的又急,知道的人都说,是抬一房媳妇回来冲喜……”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能保命,运气不好,赶着成了亲,说不定也能留个血脉。

  又林眼睛微微睁大:“现在呢?”

  “她已经守寡了,你还不知道吧?要不是有孝在身上,你到京里的时候,她也该露面。今天这样的场合,也应该能见着。她这么年轻,又没有孩子,大抵在婆家是守不了的。可是回娘家……娘家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啊。”

  又林还真不知道这事!朱家那些下人虽然嘴碎,但是胡妈妈也不是什么事qíng都能打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