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安苦着脸,老太太说要让他们夫妻合好,可是没说要用掸子当合好的道具啊。
韩氏也愣了,看着那根掸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要按她的心qíng。真愿意抄起掸子劈头盖脸给他一顿!可是她又不能这么做。再说,就算抽他一顿,也不能解气。该进门的那个女人还是要进门,丈夫的心依旧不在她身上。
朱长安这会儿也回过味来了,做小伏低,小心翼翼地说:“三奶奶,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要是能消气,就狠揍我一顿吧。”
看韩氏还不接,朱长安又保证:“我保证下不为例。以后我再也不gān这种混账事qíng了。”既然要赔礼,戏就要做全套,朱长安gān脆屈了一膝要跪,韩氏赶忙闪身躲开:“你这是做什么?赶快起来。”
朱长安当然不起来。
韩氏也给弄得脸通红,窘得没办法,老太太已经不在这屋里了。只有他们两个。朱长安索xing一把拉着韩氏的手,把掸子塞进她手里。
韩氏咬着牙,狠狠的抽了两下。朱长安疼得呲牙咧嘴,一边还不忘了再三道歉——
小夫妻俩过了半天才从房里出来,韩氏脸红红的,奇怪的是朱长安的脸也有些红红的。
夫妻俩冷战了数日,这也算是合好了。
其实韩氏需要的,也就是这么一个台阶。
虽然——看起来是合好了,但是韩氏脸上羞涩,心里却有些悲凉。
丈夫这么做小伏低,是为了让她认下另一个女人进门。从前他可从来没有对她如此殷勤小意过。
而她当然得原谅他,她不得不原谅。老太太给搭了台阶,她得识趣。丈夫是她立身的根本,她得原谅。那个女人已经委身于丈夫,她得接纳。
这么多的不得已,但韩氏只能把委屈全咽下肚。
朱心瑜三朝回门,大太太不待见庶女,但是面子上也能做得和和气气。回门之事,朱心瑜就得跟石沛清一起动身回保定。
刘氏得给韩氏正经的端茶见礼,才能被称一声刘姨娘。韩氏比吃了苍蝇还恶心,却不得不喝了她这杯茶。穿着粉色衫裙的刘氏果然如她猜想的一样,很是秀美,看起来也温婉可人,是男人最爱的那种调调。身为正室,无论如何韩氏也不可能象她一样对着朱长安撒娇发嗲,讨好献媚。她不能给男人的,刘氏全能给。
既然算是纳了她,纳新总有三天的好日子,朱长安会留在刘氏那里。韩氏没做出什么拦人、故意为难人的举动,她只是打发人送了汤药过去,看着刘氏全部喝光。
又林深居简出,安心养胎,这也是朱慕贤所希望的。他不能无时无刻照看着妻子,上次的惊马事件还没有水落石出,妻子不外出,那么出事的机率就会相应的变得更低。
第二百二十一章
朱长安纳了这个妾之后,家中各人反应不一。大老爷从不关心旁人的事,大太太一门心思想看二房的热闹。
至于钟氏,多少有些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感慨。说到底,还是因为韩氏没有孩子。她自己当年也差点儿吃了这个亏,幸好她怀上了。弟妹李氏也是,因为她有了身子,所以能理直气壮的霸着丈夫,丈夫也愿意为了这点夫妻qíng份,为了子嗣而屈就一二。可是韩氏进门一年了,到现在没有动静,所以在这件事qíng上头她说不响。
钟氏管着家,各房有什么动静,她都能知道一二。韩氏偷偷请了郎中来看,还吃药调理身子,这些不算是什么大秘密。
朱长安大约是对妻子有些愧意,一个月里还是留在妻子那里的时间更多一些,刘姨娘和那两个通房丫头比,当然也要吃香一点。韩氏现在还给她们都用着汤药,但如果过了第二年,她还没动静,只怕长辈就不乐意了。
又林对此事倒没多大反应,到现在她还没见过刘氏。堂兄纳妾,同她关系不大。她现在身子越来越重,也懒怠出门,有时候就在院子里走动走动,最远也就是去园子里头转转。那常常是半上午的时候,或是歇过午觉之后。园子里头十分安静,花也开得繁盛。只是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常常只走了几步,额际鼻尖都会冒汗。
天气好的时候老太太也会出来散散步,和又林搭伴儿。两个人一个有孕,一个年老,走得都慢腾腾的,倒是很合适做伴。身后跟的人提着茶壶坐褥点心等物,她们走得慢,后头的人当然也跟着走得慢。遇到小桥、窄路的时候,她们通常得停下来半天,等老太太和又林走过去了才能接着走。远远望去一堆人浩浩dàngdàng的在散步。着实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