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林摆弄着手里的眉黛:“有句话叫近乡qíng怯,越是挂念,心里就越是不踏实。”
“我说奶奶只管放心,咱们家太太听说抱了外孙,可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儿呢。我听胡妈妈说,奶奶您有孕的消息送回于江,太太可紧张的不行呢,去庙里上香祈愿,老太太也在家里日日诵经,都是替奶奶祷告,希望奶奶能母子平安。”
又林午饭也没吃几口,并不觉得饿。rǔ娘把孩子抱了过来,又林亲手给他换了一身儿衣裳。做得十分jīng致的那身儿小裤褂还是于江送来的,是又林的娘,孩子的姥姥亲手给做的。现在特意给他换上。
小家伙儿也挺配合,可能是刚刚睡饱了,这会儿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jīng神十足。
又林坐不住,抱着儿子在屋里慢慢踱步。孩子比刚出生时重了一倍,吃得好睡得香,小脸儿肥嘟嘟嫩生生的,看得人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等外头人回禀说亲家老爷、太太到了,又林愣了一下神,小英赶紧提醒她一声,又林才回过神来,急忙往外走去迎。
李家三口显然下了船之后已经收拾梳洗过,穿戴十分体面齐整。又林远远看了母亲的身影,面目还没看清,已经觉得眼眶酸热难忍,忙深吸口气,把泪意憋回去。
到底是母女,四太太也离着老远,一眼就看到了女儿。那怀里抱的肯定是她的外孙。
四太太眼眶也红了。
德林已经不是个孩子模样了,身量比又林离开时高了一头,明明很想赶紧到姐姐跟前去,眼下还只能规矩规矩的站在父亲身后。
又林迎上前去,声音哽咽地唤了声:“父亲,母亲……”她刚屈下膝,四奶奶一把把她拉住了。
“你还抱着孩子呢,不用讲这些虚礼。”四太太的目光在女儿脸上仔细巡梭。又林比过去长开了,眉眼更显得柔和秀美,因为生产过的原因,看起来比过去丰润,穿戴和气色都好。
她再低头看又林抱着的孩子,那孩子眼睛又圆又黑,小嘴半张着,一滴口水挂在嘴边摇摇yù坠。四奶奶只觉得一双眼都看不过来了:“快,给我抱抱。”
又林把孩子递给了她。德林也凑了过来,先喊了一声姐姐,又说:“这就是我小外甥?”
又林笑了:“是啊,你做了舅舅了,这见面礼可不能少。”
“应该,应该的,我都预备下好几个月了!”
“父亲,母亲,先进去吧,老太太和太太她们都等着呢。”
大太太和老太太虽然没出来迎,可是亲家举家来看望女儿和外孙,这也是一件大事,连不怎么对的二太太也都过来了。
老太太对李家三口十分热qíng客套,四太太当然要对亲家客气一番,诸如女儿年轻不懂事,让婆家长辈费心受累云云。老太太和大太太都说又林知礼懂事,又很孝顺。这又给朱家添了孙子,李家教女有方等等。一时间场面合乐融融的,连二太太都没有说什么怪话打岔搅局。钟氏陪坐在一边,她也真没料错,老太太和大太太都说亲家来了断没有住到外头去的理,家里又不是没有地方住不下,李家三口客气了一下,也就应了下来。
钟氏已经事先吩咐人收拾打扫过,也安排了人手伺候,这会儿安置起来倒也方便。李家三口的行李不少,不过大半却是给朱家,还有给又林娘俩预备的东西。补品、药材,还有许多南边儿才有北边不怎么多见的稀罕东西。其中给老太太的礼物是一柄沉香木拐杖,价值固然极高,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心意。
四太太当然先随又林去了桃缘居。
一路上她处处留心看着,朱家下人满脸堆笑,看起来规整体面。桃缘居里头收拾得很有章法,院子里的花儿一看就是有人jīng心照料的,院子宽敞齐整,窗子上的湘帘半卷,翠玉她们一起屈膝行礼,给四太太请安。
“好好,你们也都辛苦了,都有赏。”
让翠玉格外高兴的不是得了打赏,而是她刚刚知道,她嫂子这次也随四奶奶一同来了!
能见着家里人,可比什么厚赏都更让她欢喜。
四太太进了屋之后,拉着又林的手就舍不得松开,母女俩有说不完的话。四奶奶从又林刚到京城时候的qíng形问一起,巨细无遗。吃的合不合口,是不是住得惯,丈夫待她怎么样,婆婆如何,妯娌姑嫂间好不好相处,下人们伺候的是不是jīng心。又问她怀上之后的qíng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