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446)

2017-08-21 卫风

  夏天早已经到了尾走,天气渐渐凉慡起来。京城的夏天难熬,燠热而cháo湿。一年四季里头,冬天太冷,chūn天gān旱多风,最好的季节就是秋季。不但气候宜人,也是一个收获丰富的季节。各种水果、山珍,成熟而肥美,令人大饱口腹之yù。

  老爷子过去的门生送了好几盆jú花来,都是难得的名品。老太太留了两盆,其他的各房分了。钟氏也分到了一盆,她正看账册,花送来了也毫无赏玩的闲qíng。

  “唉,送这样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倒不如折换成现银的好。”

  周嫂子笑了:“奶奶又说笑话了。不过听说这一盆儿花,可能顶中等人家几个月的口粮和开销呢。”

  钟氏对这种不实惠的东西没多大兴趣。庄子上铺子里都到了该jiāo租盘账的时候,钟氏既不太放心账房的人,自己又实在理不过来,忙得焦头烂额的……

  第236章

  韩氏那里自然也得了一盆。韩氏父亲活着的时候,倒是个很风雅的人,爱莳花弄糙,jú花也养过。可惜从父亲故去,家里一日比一日败落,也没有养花的闲qíng了。

  现在再看着这jú花,韩氏心中很是感慨。

  她其实并不比钟氏好多少。钟氏为家务烦心,韩氏却在担心自己的肚子。

  补药吃了不少,夫妻俩也是时常亲近的。悄悄的让郎中看过,也说她没有问题。

  可是没有问题,怎么会一直没动静呢?同一年成的亲,四房儿子都生下来了,她这还颗粒无收。

  就算没儿子,有个女儿也好啊。

  朱慕贤的儿子还没取大名,老爷子挑了个原字给他做rǔ名。在老太太那儿请安时韩氏看见过又林抱着的孩子。白胖而可爱,小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寓意不名的声音。

  婆婆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要不是在忙着小姑子的亲事,肯定不会让她好过。

  等她忙完了这段日子腾出手来,只怕就会有所安排了。

  朱长安看出她为这个忧心,倒还安慰过她几回。不过是他们都年轻,儿女的事qíng要讲求缘份,不必急在一时。

  丈夫虽然体贴,可是公婆未必这样想。

  再说,还有个刘姨娘,还有两个大丫头……她们都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令韩氏难以安心。

  刘姨娘经过敲打,看起来倒是变得老实了。是不是真的且不论,起码看起来是规矩多了。

  她很明白。她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无依无靠,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朱长安的喜爱。可是女子的青chūn很短暂。将来她怎么办?下半辈子怎么办?

  得有个孩子。

  美貌只是昙花一现,男人的温存更靠不住。

  如果说韩氏盼孩子的心渴切,刘姨娘只怕比她还渴切。

  韩氏没有孩子,也还有少奶奶-的地位。刘姨娘一旦韶华不再,那就是一无所有了。年老色衰的妾是什么下场?看大老爷那院子里跟活死人一样的姨娘活得无声无息的姨娘就知道了。她们早已经被人遗忘。平时也根本不在人前露面,活着与死了的区别也就是多那么一口气。

  韩氏身边的丫鬟chūn蝶轻声说:“奶奶,药熬好了。”

  韩氏点点头。

  药汤端了上来。看起来是沉沉的褐色,看着就让人反胃,更没有胃口喝下去。难受的其实不是喝药。而是喝药时候充满期待。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韩氏捏着鼻子把药喝下去,chūn蝶忙端了清水给她漱口,又端了蜜饯来。

  韩氏摇摇头。小时候吃药总要配蜜饯,甜甜嘴,把药的苦味暂忘掉。现在吃蜜饯也不觉得甜了。

  “奶奶……其实,四少奶奶当时也吃药调理身子来着。她那会儿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药——要不,咱们去打听打听?把方子讨来瞧瞧,没准儿您吃了也……”

  韩氏还没说话。旁边另一个丫鬟夏莲就啐她:“别胡说了,人和人可不一样,药可不是混吃的。”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韩氏心里也是一动。

  药当然不能混吃,但是李氏当时是请什么郎中给开的方子调理的?要是能把那郎中请来也给她瞧瞧。开个方子调理调理,没准儿她也能……

  大太太二太太不合,下头这些晚辈们也不怎么亲近。韩氏和又林虽然年纪相当,进门时间也差不多,按说该有共同言。但事实是,除非在老太太那儿或是在别的地方偶然碰面,她们从来没有主动拜访过对方,更没有正经jiāo谈过。说是妯娌,可是关系其实跟陌生人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