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468)

2017-08-21 卫风

  张玉馨听得十分认真。

  她知道表嫂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大实话。细想来,的确是这样的。

  “当然,新媳妇待人也不能太傲慢冷冰冰的,反正是刚开始都不认识,害臊、腼腆别人也都会体谅。”又林陪她说了一番话,也讲了些夫妻相处之道。口gān舌燥,喝了两大杯茶。最后小声说:“其实……嗯,这话只有咱们知道,你别告诉别人,和舅太太也别说。”

  张玉馨保证:“我和谁都不说,表嫂放心吧。”

  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

  “婆婆大多数不会太喜欢儿媳妇太能gān太有心计——有点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三五不时让她敲打敲打,她反而会更放心一些。”

  张玉馨可从来没想过这个。

  她一直都觉得做人当然要往好处努力,尽量做得周全、完美,就算不能让人jiāo口称赞,总得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才好。

  又林微笑着看着她:“只有供台上的菩萨才是十全十美的,可谁跟菩萨一起过日子呢?你说是不是?不过这也要看人,或许你将来的婆婆就想要个仙女一样的挑不出毛的儿媳妇。”

  张玉馨后来把又林的话翻来覆去想了很久。

  她想,如果身边有一个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人,她会喜欢这个人吗?和这样的人能亲近得起来吗?

  不,表嫂说得话是有道理的。

  太完美的人会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距离感。对照着别人的完美会映衬出自身的许多不足,这样的人,也许会在心里欣羡甚至嫉妒,可是很难亲近。

  寻常人都更喜欢邻居、同僚、甚至是亲戚都比自己过得稍逊一筹。倘若别人过得太好了,人们在羡慕的同时,也会酸溜溜的找些他们的毛病来说说,心里才会坦实舒坦。

  后来张玉馨和婆婆的关系处得还真算是和睦,她婆婆时常当着人夸她懂事孝顺,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儿粗心,总丢三拉四的,自己要一眼没盯着她就又出岔子。言若有憾,但是那种“她离了我就不行”的成就感,谁都听得出来。

  第248章

  张夫人一家安顿下来,立刻打发了人接于佩芸进府。

  于佩芸一怔,推辞说:“舅母手头这么多事qíng,表妹又眼看要出阁了,我身子不好,再说又是现在这个么境况,住过去只怕多有不便……”

  她言下之意自己是守寡之人,多有不便。

  她一心想的人是去朱家住,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大太太也想着接于佩芸在身边儿,但是又顾忌着老太太那边儿。张夫人qíng知道不能让这事儿成了,朱慕贤写的信上虽然措辞含蓄,可是其中的意思张夫人完全明白。

  再说,于佩芸不方便住张府,难道就方便去住朱家了吗?张玉馨是要出嫁了,可是朱家的三姑娘也眼见着要佳期将近,四姑娘也要定亲了,她就不怕冲了人家?

  况且不管怎么说,张家都是于佩芸的娘舅,没个放着外祖家不住去住姨娘家的道理。

  让她住进朱家,就算她和朱慕贤之间什么事都没有,可是在外人看来,两人曾经青梅竹马论及婚嫁,现在于佩芸新寡,又跑去表哥家中居住,就算没事儿也会传出事儿来。

  张夫人毫不客气,使人说,要是她觉得搬进张家不方便,那就收拾下东西,搬进尼庵里去静养。

  于佩芸吓了一跳,眼看张夫人派来的两个婆子一脸肃然,要是她再敢推三阻四,只怕她们架也给她架到尼庵去,只能赶紧见风转舵,让添香去收拾东西。

  添香倒和她的想法完全不同!张夫人行事很有章法。虽然规矩大一些,可是对下人还是宽厚的。她听说过张家的一些丫鬟都是怎么婚配的,有配了家里人了,也有很多放出去做了正头夫妻的。张夫人要么会给银子陪嫁。要么也会替她们打算一门可以糊口的营生,绝不会让人没了着落。于佩芸倘若跟着张夫人,以后行事不至于行差踏错。她的将来也跟着有了保障。

  所以主仆俩的想法是一个天一个地,于佩芸相着从此被张夫人管头管脚再没了自由,添香想的却是从此衣食无忧,也不用担心再出什么差错误了自己一生。

  说是收拾东西,可也没有什么可值得收拾的,不过几件贴身衣裳,于佩芸的细软本来就不多。又典当了不少,其他屋里的东西大多是屋主的,打了两个包袱也就足够了。张夫人怕她们行李多不好搬,还派人赶了辆大车来,其实根本没东西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