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492)

2017-08-21 卫风

  张家人连忙撇清说没关系。

  那房东说:“没gān系最好,那女人不是正经来路,除了姓杨的,还有旁的不三不四的男人来找她呢。这种女人谁沾谁倒霉,丧家败业的。听说早先来找她的一两个都死啦,这个姓杨的只是破了财,还算轻的呢。”

  张家的下人听了两耳朵闲话回来跟张夫人回报,张夫人气得饭都吃不下。张玉馨也听了不少。

  她觉得于表姐太不安分,留在京城一日就会出乱子。还是早点送回阳陵去的好,到那儿她想闹腾也阄不起来了。

  又林听着她婉转的提醒了两句——太婉转了,稍迟钝一点儿的都听不出来她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对她的善意又林也感谢。

  于佩芸的时间不多了,她又不得自由,就象今天,她来了朱家,可是朱慕贤却不在家,侍奉着祖父出门了。她们一来,于佩芸发现朱慕贤不在,那失望之qíng明明白白的写在脸上。

  男欢女爱这种事,剃头挑子一头热成不了事。朱慕贤的脾气又林也很了解。他平时脾气很好,待人从来都很和气,不轻易发火。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没原则的老好人。恰恰相反,他拿定主意的事,或是对一个人已经有了成见,那是怎么都不会变了。于佩芸一个巴掌拍得劈啪乱响也不顶用,她越是主动热qíng,朱慕贤越是避之唯恐不及。本来今天他也不用出门,就是知道张夫人来了,这位表妹也会过来,才特意跟朱老爷子一起出去了。

  胡妈妈和第二天进来请安的钱嫂子说起这事儿。钱嫂子他们一家子人都在这里,男人管着铺子,女人给少奶奶跑腿办事,孩子现在还小,再过几岁就也能送进来当差了。

  第260章

  朱慕贤难得象现在这么清闲,兴致勃勃要给儿子做盏花灯。又林对此持保留意见——朱慕贤书读得好,棋也下得不错,甚至拿把棋来还能拨拉两下,但是这做手工,只怕他没这方面的才能。

  不过事实证明,要做得如匠人一般那么jīng致玲珑的是有难度,可也是做成功了。六面的小宫灯,用的上好的玻璃纸做了面儿,上头绘了花糙。挑灯的杆子上还用红绸系出一朵花结,一点起来,光彩熠熠的,比预想中qiáng太多了。

  又林十分惊讶:“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哪。”

  朱慕贤微有些得意。妻子夸他一句,比宋学士夸他十句还让他飘飘然。

  得意完了他和妻子说实话:“在书院的时候,有个同窗很喜欢摆弄这些东西,还被教习责罚过,说他不务正业。那年上元节我们留在书院没回去,几个人凑一块儿吃了饭,还赏了他做的两盏灯。一盏是走马灯,一盏是彩云灯,尤其走马灯,做得可好了……”

  “你是跟他学的?”

  “他有一本册子,上头都是他自己写的做法,还有画的图样。我闲着无事也翻过。”

  “那他现在人在哪里?”

  朱慕贤笑了:“在工部,他没考进士科,考得明经,现在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qíng,那的确是一件幸事。别人或许觉得他没出息,可是当事人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做的这盏灯没有拿出去给旁人看,朱慕贤是有些不好意思,又林则是私心里不愿别人分享他们夫妻间这样亲密的qíng趣。灯就挂在了西屋里头,自娱自乐。

  灯里点的是根细细的红蜡,暖红的光映得又林的脸儿红扑扑俏生生的。朱慕贤越看越觉得喜欢,搂着她的腰,两人并肩坐在那儿。小英隔着帘子看见条fèng,羞得又赶紧缩了回去。

  过了元宵节,年也就算过完了。那些灯笼、绸带什么的都拆了下来收进库里,只有门上的福字和窗上的窗花儿还贴在那儿,红艳艳的,提醒人们又是一年过去了。

  开了chūn朱家有两件喜事,一是朱慧萍出嫁,二是朱长宁娶亲,两件喜事挨得极近。还有朱明娟,婚期也定了下来,不过她却是秋天成亲。

  另外,张家的张玉馨的吉期也近了,一连串的喜事让人忙得焦头烂额,钟氏脾气愈发bào躁。

  其实她大可不必这样,朱慧萍出嫁,一切比着朱心瑜的例来就可以了。而朱长宁的亲事,二太太自有打算,钟氏做得多,反倒吃力不讨好。

  记得以前刚来京城的时候,钟氏也不是这样的xing格。也可能那时候彼此都不太了解。也可能是当管家婆这种事儿最容易改变一个人的xingqíng。钟氏一心想做得好,令所有人都无可挑剔,但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越是qiáng求,只怕越是觉得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