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528)

2017-08-21 卫风

  这件事qíng处置得很快,没给朱家其他人指手划脚的机会。

  大房妯娌俩撕破了脸,倒是让二太太看了回热闹。大房越不和,越闹腾,越称二太太的心意。虽然说那个陈婆子是在韩氏院子里当差的,可是她只gān点儿洒扫的粗活儿,连跑腿儿送东西这些都轮不到她,连正房都进不了,这事儿跟二房根本扯不上关系。另外还有件让二太太格外舒心的事儿——朱长安房里的一个通房丫头有喜了。

  二太太现在天天巴望的是什么?不就是能早点儿抱上孙子么?朱长安成亲都三载了,媳妇一直没有动静,二太太急得不行。现在终于有好消息了,二太太自然欣喜若狂。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儿子是没问题,问题就在韩氏身上啊。生得就是一副没福气的样儿,小门小户出来的,怀不上就早该让通房丫头停了汤药,怎么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误了夫家的子嗣香烟?

  而且二太太也看不上刘姨娘那妖妖娆娆的作派,一天到晚巴着男人,好象没男人就不能活似的。进门这么长时间了,倒是会黏人,也没见她揣上崽啊。

  这回怀上的那个通房丫头是朱家的家生子,原来姓陈,进了二太太的院子后改了个名叫丹jú,后来二太太把她给了朱长安做房里人。她生得不算太美貌,不过人很本分,二太太就看中她勤快老实又细心,伺候主子尽心周到,才把她给的儿子。她在朱长安身边儿伺候的日子最长,现在她先有了喜,二太太也觉得理该如此。

  韩氏尽管心里酸苦,也打起jīng神来照料丹jú的肚子。她身边的人劝着她,虽然不是自己亲生,可是生下来抱过来养,把孩子生母打发了,也是一样的。反正是个没名没份的丫鬟,到时候她要留子去母,把这个丹jú发落了,谅朱家的人也不能说什么。幸好不是那个刘姨娘有孕,她可是有名份的姨娘,又是外头纳的,没那么好处置。

  她也不愿意让通房生下庶长子,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自己这么久了都怀不上,而通房刚停了汤药就传出喜讯了。韩氏知道别人在背地里怎么说她,无非是说种子是好种子,地不是好地,说她是不下蛋的母jī什么的。她再不忿又怎么样,肚子不争气,到哪儿都没理。

  韩氏的母亲听说这消息也来了一趟,无非是说让女儿多调养着,不要急躁。那个通房的孩子生下来了给抱过来养也成。可千万不要动什么歪脑筋。

  韩氏低声说:“我知道……婆婆盼孙心切,相公也……”

  就算动手脚,她也不会自己动手,更不会让人看出来。

  反正院子里没怀上的女人不止她一个,还有刘姨娘,还有另一个通房。她们也都有理由动手,韩氏就不信刘姨娘会无动于衷。这么长时间下来她也看出来了,刘姨娘着实不安分,一心的要qiáng好胜,时不时还想骑自己头上来呢,更不要说那两个通房了。要是丹jú先生下孩子,那刘姨娘以后的地位就要更退一步了,她肯定会盘算点别的主意。

  韩氏都不用自己动手,她只要等着看着就行。要是丹jú能福大运大把孩子生下来,那她就把孩子抱过来养,把丹jú处置了就行。要是她生不下来,那是她自己没福,韩氏也没什么损失。

  因为这个大麻烦,韩氏都没心思去管陈婆子那档事儿。她这院子大,二太太当时就把在园子里洒扫当差的粗使的几个人都划过来算是在这儿院儿当差。要不是出这档子事儿,韩氏都没注意到自己院子里还有这号人物。

  本来呢,出了这样的事,韩氏多少也得背点嫌疑,可是因为大房内斗,倒没人拿她说事儿。她见着又林的时候,倒是为这事儿解释过几句。后来一出了丹jú怀孕的事儿,她也没心思理会这个了。丹jú现在还不显,不到三个月呢,和以前一样来给韩氏请安。韩氏看着她的时候,目光忍不住就会移到她的肚子上。

  丈夫也不过就到她那儿去过一两次她就怀上了,可自己为什么好几年了都怀不上呢?自己比她差哪儿了?请的郎中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都只说要调养着——

  韩氏想,还是得找郎中,找那种有名气的郎中,找太医来给她看看。别人还有说让她多去拜拜菩萨的,韩氏就算以前不大信这个,现在也顾不上那许多了。不管是寻医问药还是烧香拜佛,能让她有个一男半女的,她都愿意gān。

  钟氏被这回的事qíng气得不轻,不光婆婆被哄过去了,连丈夫都不站在她这边。她抱怨了几句,倒吃了好一顿训斥。朱正铭说她没有一点儿做长嫂的度量和心胸,净想着无是生非,一家人过日子当以和为重,她如果不是先挑唆使坏,怎么会把嫌疑惹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