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540)

2017-08-21 卫风

  “没有忘,放心吧。就是因为这趟出门耽误了功夫。回头我去你那儿,咱们再细说。”

  朱慕贤出去送客,翠玉和其他人都忙着给又林道喜。

  又林自己还没什么真实感呢,难不成把她折腾得半死不活的不是水土不服,而是因为她又有了身孕?原哥儿才刚过了周岁,她真没想过这么快又会怀上。

  “先别急着说。丰太医不也说了,还不确准呢。”

  翠玉笑着说:“那是因为当太医的都谨慎。可要是没把握,人家刚才就不会说那个话了。依我看,十成十是有喜了。都怨我,这么粗心,小英还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细心,我竟然这样马虎,连这种大事都想不到。”

  “这也不能怪你。”翠玉毕竟是个大姑娘,这种事qíng她哪懂行?就算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也还是一知半解的,不能指望她们一个个都变成专家了。

  “这消息还是先别往外传了,等下次丰太医再来过了之后再说。万一要是不准,又张扬得人尽皆知了,岂不让人笑话。”

  翠玉虽然觉得这事肯定假不了,丰太医可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不过她也赞成先隐瞒这消息。并不是为了怕空欢喜惹人笑话,而是她不大放心这府里的人。

  这事儿对少爷、少奶奶是喜事,可别人未必会因为此而欢喜。远的不说,大少奶奶可是和桃缘居结下仇了,听人说刚怀上几个月不稳,要是有人在暗地里憋着要使坏,那真是防不胜防。

  朱慕贤回来之后当然喜不自胜。就在回于江之前,夫妻俩有次说悄悄话,他还说让又林再生一个呢,不管是给原哥儿添个弟弟还是添个妹妹都好。添个弟弟,将来正好兄弟俩一起念书,添个妹妹,原哥儿肯定也会是个爱护妹妹的好兄长。当时说的时候,他也没想到妻子这么快就有喜。

  一想到这段时日的奔波和煎熬,朱慕贤又忍不住后怕。幸好这一胎稳得很,要不然……要是真有个闪失,岂不是终身之憾?

  再说,妻子本来是要为祖母服丧的,可现在她有了身孕,这当然也得变通一下。首先上饮食上就不能委屈了,住的更不能马虎。丰太医可说了,得好生滋补调养。

  夫妻俩关起门来说了会儿话,这消息果然就没有对外张扬。别人虽然知道桃缘居请了郎中,但也只以为是因为哀损过度和水土不服才请的,没谁会往别的上头联想。

  连大太太那儿,夫妻俩都暂时瞒着,不过老太太那儿,朱慕贤倒是悄悄的去说了一声。因为妻子要调养,做各种吃食,这必然瞒不过厨房的人。既然不能用大厨房,那就只能烦劳老太太这儿的小厨房了,所以这事儿瞒着别人可以,老太太这里是不能瞒的。再说,要说家里头朱慕贤最信得过谁,那也就是祖父和祖母了。

  老太太听了这消息果然也是意外之喜,捻着佛珠念了好几声的佛,又叹口气:“你媳妇也不容易,正好这时候遇到这样的事……幸好这孩子福大命大,将来说不定是有大造化的。”

  小厨房的人都是徐妈妈管着,厨活儿出色是不用说,重要的是人也靠得住。徐妈妈亲自去jiāo待了,朱慕贤又额外给了赏钱。

  又林的一日三餐大厨房还是照样送来,小厨房送东西来也是师出有名――这是老太太体恤孙媳妇的身子,给额外添补的。

  这别人都没什么话说。本来四少奶奶就是老太太作主挑的,两人算是同乡,向来对她偏疼些。再说她祖母新丧,又大病未愈,连二太太都只是私下里说了两句酸话,并没引起什么人的猜测。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朱家正是多事之秋,各房都有烦心的事儿,且顾不上去抓别人的小辫子。

  大太太因为朱明泽的亲事与大老爷争执不下。大太太的意思是,亲事她只找着一门这样的,再找也不会比这更好。大老爷要硬是jī蛋里头挑骨头,那这哪儿大太太就甩手不理了,让大爷去给他心爱的儿子寻个门第高贵,生得美貌又有万贯陪嫁的媳妇去吧。也不想一想,朱明泽要什么没什么,一个庶子,又是个白身,生得又不是潘安子建那样的,还想寻个什么样儿的?十全十美的姑娘除非吃错药了才会嫁了他。

  大老爷说不过大太太,可是他就是觉得大太太偏心,对庶子太过凉薄,争执到后来两人僵持在那里,谁也不退妥协。

  反正耽误的是朱明泽,大太太才不怕呢,大老爷要不愿意,就尽管拖着,拖个几年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