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559)

2017-08-21 卫风

  朱慕贤岔开话:“三哥又去南边儿了?”

  “是啊,前几回也都是他去的,也熟了。”大太太难得没挖苦这个侄儿。说起来,朱长安一向会说话,即使大太太也不讨厌他。

  但是朱长安出远门的真正原因,家里人心中都有数。不外是因为韩氏和丹jú。连二太太都没拦着他出门,想着出去散散心也好。总在家里待着,总想着那些事儿,心qíng怎么也好不了。没个一年半载的,只怕他是好不起来。

  朱慕贤想的却是,堂哥原来是个风流倜傥的xing子,要不然也不会成亲前屋里就有两个人了,前次出去一趟,还弄了个刘姨娘回来。

  也许经过这件事,他的xing子会改变了也说不定。

  朱长安一出去,后院就更冷清了。二太太索xing把院子里剩的几个人都迁了出来,院门也锁了。刘姨娘和另一个通房只能委委屈屈收拾东西搬了出来,两人挤在一间房里,待遇甚至比不过二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更让人绝望的是朱长安这一去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回来后会怎么安置她们也没个准儿。

  其实二太太也是这么打算的,如果儿子没出门,她也想把这两个人打发了。省得朱长安一见她们就会再想起糟心的事儿。要是愿意嫁人,二太太也可以让媒婆给她们找人家。要是愿意回家,二太太一人给她们一笔银子打发她们走。只是现在朱长安不在,二太太不好擅自替他作了主。

  第二百九十四章

  玉林又来看过又林一次,仍旧是避着人来的。看着又林气色明显比上次好得多,她才放下心事。

  “前阵子你们府里的事qíng也实在太乱了些,我一直替姐姐悬着心。幸好现在是没事儿了,不然的话,我接你到我那儿去住。”

  又林笑着说:“别胡说了,我去你那儿象什么话。”

  如果两人还是姐妹关系,那去小住倒也使得。可是玉林现在是郡主,又林和她的关系,顶多能从朱慕贤杨重光那拐个弯儿,别人看着因为朱、杨两人要好,所以郡主才对朱慕贤的妻子另眼相待。可是要再多的关系,那就没有了。

  前阵子玉林虽然不便过来,可是东西也没少送,今天送点儿,明天送点儿,有衣料,有药材,有补品,还有一些瓜果之类。

  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单送又林一人,老太太、大太太那儿也都有。老太太是识货的人,认得出其中不少瓜果都是贡品,京里别说一般人家,就是等闲的宗室王公也摸不着边儿。这些东西既稀罕,又新鲜,足可以体现玉林的一片心意,同时也让老太太看出,这位玉林郡主,虽无公主之名,却有公主之实。

  老太太经历的风雨起落多了,有些话她自己明白,顶多和老爷子说上那么一两句,就算对徐妈妈也不会说尽。

  老爷子书房里还挂了张条幅呢,上头写的四个字是难得糊涂。

  听起来这话象是闲人无赖说的,可是人越是老,胆子越是小,这难得糊涂四个字细品起来,其中真是意味深长。

  这四个字要是给家里头其他人看,也就是贤哥儿和他媳妇能品出味儿来。贤哥儿少时经历家中变故,看多了事态炎凉,这也不算奇怪。他媳妇倒是很难得,为人处事很是通达。

  徐妈妈在一旁笑着说:“昨儿大太太过来还说呢。到底是老太太看人准,这四少奶奶挑得可就是好。瞧,四少奶奶进了门之后,四少爷可是一路顺达,步步高升,这子息也旺。真难得听大太太这么夸四少奶奶。”

  “日久见人心嘛。”老太太只说了这么一句。

  那种一时看着好的,日子久了,终归是要露马脚的。就象长安的媳妇。刚进门的时候看着何尝不谨慎懂事?

  “对了,老三身边原来那两个人,现在都住哪儿了?”

  “住二太太屋子后头,和几个大丫鬟们挨着住的。”

  “家里头原来的那个就罢了。刘姨娘……最好还是快点打发了她。”

  徐妈妈有些意外:“那次的事儿,不是后来说同她没关系吗?”

  既然是韩氏下的手,意图栽赃她。她虽然轻浮了些,可是并没有犯什么大错。

  老太太捻着佛珠,没再说话。

  徐妈妈默默的把原先那事从头到尾又想了一遍,倒也品咂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来。

  又林现在饿得特别快,这早饭才过了一个时辰,又觉得肚里打鼓。胡妈妈和小英早有准备,把预备的点心都摆了上来。一半甜的一半咸的,还配着一道甜羹。玉林笑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了,正好早起就喝了碗粥,我沾姐姐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