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慕贤天天出门,当然不觉得这种普通的街景有什么好稀罕的。可是他理解妻儿的心qíng,儿子这年纪正是活泼的时候。妻子呢,自打嫁了他,就没出过几回门。就算出门,不是拜寿,也是往旁人家去做客,难得出来这么松散松散。
京城里的官宦人家,女眷们都过得都是这样的日子。想想妻子未嫁他时,在于江是何等自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怎么会象京城这样拘束?
“爹,咱们要出城吗?”
“是啊。”朱慕贤揽过儿子:“出城。”
“还要多久能到呢?”
朱慕贤理解他急切的心qíng,笑着说:“唔,天黑之前应该能到吧。”
孩子们就是这样,年纪小,沉不住气,听说庄子上怎么怎么好玩,恨不得立刻cha上翅膀飞去了才好。
等他们长大了,应该就会明白,其实出行最重要的,有时候不是目的地,而是这整个过程。
妻子显然就是懂得享受这个过程的人。微风透过纱帘,轻轻拂在她的脸上。生过两个孩子之后,妻子的脸庞眉眼显得更加柔润,哪怕日日相对,他总觉得看不够。
“前面就出城了了吗?”
刚说妻子沉得住气,结果她也等不及了。
朱慕贤点头:“是,前面就出城了。”
原哥儿兴奋之极:“真的?要出城了?”他又扒到窗口去看,幸好马车里宽敞,夫妻俩带着孩子坐着还显得绰绰有余。要是换一辆窄小的,真经不起他这么扑腾。
又林搂着孩子,指着高大的城门:“瞧,那就是城门了。”
她微笑着,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期待。
原哥儿虽然兴奋,可是过了中午,车子摇摇晃晃的,两个孩子都困乏起来,睡得象小猪一样。又林也有几分倦意,午后的阳光透过纱帘照进来,她斜倚在朱慕贤的肩膀上,车子一摇一晃的,他们也跟着轻轻的摇晃。
“是我的不是,早该带你出来走一走散散心。”
又林将手指竖起来“嘘”了一声。
这会儿的安静如此难得。
他想起来很久之前,他刚到于江的时候,风筝飞到了邻家,他扒着墙头,那个小姑娘抬起头来看他。
李姑娘,朱公子。
朱慕贤的嘴角微微弯了起来,唇在妻子鬓发间轻轻厮磨。他却不恨路长,他觉得这样的路,哪怕一辈子走下去也是好的。
――――――――――
正文完
还有番外几篇。。嗯,具体几篇我也不好。。新坑应该是宫斗吧,,嗯,应该是。。也不排除还有其他的可能。咳,敬请期待。。
番外一
庄子上的生活是非常悠闲自由的。不用在意什么时辰起身,不用在意妆容是否齐整,做什么,吃什么,都完全可以随自己的心意。
又林醒得很早,然后听到远远近近一片叽叽喳喳的鸟鸣声。
从前她陪着祖母去庙里、去庄子上的时候,清晨总是在微凉的空气和鸟鸣声中醒来。井水夏天的时候很凉,可是冬天的时候又显得暖和,又林穿上衣裳,挽起袖子,原哥儿跟在他后头,拎着个篮子。
虽然每天的饭桌上都有jī蛋,可是原哥儿还真不知道母jī怎么下蛋的,从jī窝里掏出还温热的jī蛋时,他眼睛睁得大大的,显得很新奇,小手捧着jī蛋不敢松开。
又林笑着说:“你要不想放篮子里,就拿着吧,不过小心别打碎了。”
原哥儿重重点头。
早饭是又林亲手做的,小英帮着烧火。又林许久不下厨了,总有这样那样的事qíng绊着腾不出手来,有了敏哥儿之后,两个孩子要cao心,更没有功夫了。
幸好手艺还没退步,又林煮了粥,拌了小菜,还煎了jī蛋。包子糕饼都有现成的,直接上笼一蒸就成。朱慕贤隔着院子就闻见了粥的香味儿,等早饭摆好,他先扫了一眼,肯定地说:“是你做的?”
“是啊,尝尝看。”
敏哥儿现在能吃点蛋羹和粥,他很乖从不挑食,又林抱着他一勺接一勺的喂。她打小就照顾德林和玉林,又生了两个儿子,在照顾孩子上头那是行家里手。朱慕贤看着她熟练的喂饱了敏哥儿,又给原哥儿的粥里拌了些ròu松。
“你自己也吃吧,别净顾着他们。”
又林抬头朝他一笑。
说实在的,这会儿正是青huáng不接的时候,庄子上既没什么好看的,也没什么好吃的。可是一家四口仍然过得怡然自得,连打谷场上堆的柴糙垛他都觉得新奇。看着庄户人家的孩子往糙垛上爬,他也要跟着爬。rǔ娘和丫鬟们想拦他,朱慕贤笑着说:“让他爬吧,反正下头这么厚的糙,掉下来也摔不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