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75)

2017-08-21 卫风

  “病了?”

  “是啊,听说是着了风寒。”周榭有些不懂:“她以前不是住在京城的吗?都说京城冷,咱们这儿比京城那应该是暖和的,她怎么倒病了?”

  又林眨眨眼:“人家那里冷,可是家家屋里都烧炕啊,一到咱们这儿来,冷清清的,自然住不惯。”

  周榭替她可惜:“那么好的花灯,偏偏她病了没看见。这还是她头一次在于江过元宵节吧?就错过了。”

  “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啊。”又林说:“她病的重不重?咱们要不要去看看她?”

  “我就想和你说这件事呢,空手去不好,我想带点吃的,又不知道她服什么药,万一冲着就不好了。”

  “我看不用带吃的,她也肯定不缺一口吃的。要我说啊,你窗子外面的腊梅开得正好,又香又美,折一枝腊梅给她带去吧。她病了只能闷在屋里,说不定腊梅花也要错过了,你给她送去让她看看也是好的。”

  周榭眼一亮:“这主意好。不过,光拿花吗?”

  “再拿本书?让她躺chuáng上的辰光也好打发些。”

  书也挑好了,花也折好了,四奶奶做主,说还没出正月,让她们带些了年糕和茶果过去。

  第四十章茶盏

  石琼玉卧病在chuáng,连元宵节也不得出门,本来就闷得够呛。在于江老家她熟识的人不多,唯二两个就是周榭和李又林。周榭很温厚,又林很聪明,石琼玉也就跟她们俩还谈得来。

  但是,即使是和她们,也是有好些话是不能说的。

  又林和周榭进门的时候,石琼玉已经知道她们来了,重新梳了头,衣裳他换了一件。屋里门窗紧闭,点了两个炭盆,一进门就一股热làng扑面。

  “哎哟,你这屋里好热。”

  周榭和又林刚从屋外进来,都差点让这热làng撅一个跟斗。

  “今天这么冷,你们还特意过来看我。”石琼玉格外高兴:“把斗篷解了吧,我娘怕我病加重,特意让人多点了一个炭盆,我也觉得热呢,让她们撤一个下去。”

  撤了一个炭盆总算是比刚才好多了。又林脱了外面的斗篷,里面穿的是一件鱼鳞领的红色小袄,滚着粉蓝的细缎子边,十分俏丽。因为天气渐冷,也不大出门,晒得黑黑的脸儿渐渐又白了回来,这袄衬着脸,看起来也很有几分年画上头金童玉女的喜庆意味。

  “这袄真好看,新做的?”

  “嗯,单为了过年做的,今天刚上身。”又林一惯觉得衣服结实耐穿就行。她不象别的小姑娘那么喜欢光鲜料子。但四奶奶热衷于打扮女儿,由不得又林抗旨不遵。就拿这件袄儿来说,这个鱼鳞领掐得如一层层的碎波làng一般,很费工夫,光一个领子就得做一两天,而现在的年纪身体长得快。这袄也只能穿今年一年,准确的说是只能穿到开chūn之前。到明年这时候,这袄肯定会小了,不能再穿了。

  又林觉得这样挺làng费的。虽然自家殷实,可是这么jīng工细料的做出来的,只能穿一两次,实在可惜。

  好吧,过年总要穿新衣戴新帽,图个喜庆。总不能穿旧衣过年,那也太不吉利。

  石琼玉说:“这袄儿你穿着好看。我记得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因为京城那阵子流行胡服,有好些人都做了胡式的短袄穿,那袄儿腰身掐得好,显得人身量高。身姿窈窕。去护国寺上香的时候,放眼望去,还以为那里成了胡寺呢——全是穿胡服胡袄的人。你的袄倒有点象那个。”

  周榭有些好奇:“胡袄是什么样子的?”

  “啊。我还有两件呢。”石琼玉说:“让人找出来给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还是别找了,你还病着呢,别太劳累折腾了。”

  “那有什么折腾的,东西放在哪儿都有数的。”石琼玉叫来丫鬟吩咐了一声。茶送了上来,石琼玉亲手端了一只靛蓝盖盅给了周榭,又将一只白月霜瓷盏给了又林。

  去找袄儿的丫鬟也回来了。拿着一只暗红绸布的包袱。

  胡服的样式颜色都很独特,十分艳丽。看得出来这做了之后也没有穿过两次。还很崭新。

  “瞧。这领子,这掐边。”石琼玉说:“象吧?”

  “是有点象。”

  周榭也拿起来比了比:“是挺好看的,就是……太艳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