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庶女_作者:古锦(266)

2017-08-22 古锦

  于是大汤南边,两家gān起来了。

  硬碰硬常家军当然不是斐家军对手,没支撑到三皇子急令的各地援军到达,常家军已经三下五除二被差不多打残了。毕竟圣上没死,明旨没下,三皇子是不是最后新主谁也拿不准,其他地方的驻军就有些磨蹭,包括先行到达的山东军,不但人数少,而且很应付,虽然到了,却一直不肯跟裴家军正面接触,将在外三皇子又遥控不了,等再接到的,便是常家军被灭的消息了。

  斐家一看反正都这样了,灭一个是灭,灭两个也是灭,做了反臣贼子也是你们bī的,gān脆,把过来的山东军也灭了再说。于是反而追着山东军打起来。

  这下,各地驻军便有些同仇敌忾了,你斐家军也太横了吧,保家卫国有功是没错,嫌三皇子公报私仇也勉qiáng算你个自保,可现在,山东军也是听令行事,并且人家都躲着你了,你定这么不依不饶的,你这是,要反么?

  76第76章

  斐家军威风抖起来了,但也只是震慑下京都而已,要真反他还是要观望的。现在不但各地军队观望中,连斐家军内部,也有不小的纷争。那些不满朝堂弄权者耍yīn谋的沙场浴血的猛将比较多,但打嘴官司的也比较多,毕竟大家以前gān的是保家卫国的活儿,理直气便壮,现在忽然改了风向成内斗,砍的是同胞,这事儿就有些需要斟酌了。

  更有政治嗅觉敏锐的当地驻军将领,虽然也在裴侯爷的领导之下,但一早发现事儿不对,各种借口暂不参与。

  所以现在比较铁杆的,还是那帮斐家最直接带领下的部队。所以西南军虽号称三十万,但真为裴家冲锋的,可能得去一半。并且,此次冲突中,也损了小几万人马。

  京城里虽然戒了严,但自从常家被灭之后,三皇子就如履薄冰:为毛各地兵将敢不听指挥,不积极主动呢?为毛竟是裴家得手?斐家想拥立自己外孙子那是自然,但若这外孙子没了呢,他们是顺是反?

  总之为安全计,手刃亲弟也顾不得了,三皇子便下了密令,将五皇子秘密处死,对外宣称:裴家军派人劫狱,五皇子死于混战中。

  结果此秘令被贺正宏带兵截下,并且将三皇子也一并拿下了。

  因为老皇帝又挺过去了,再次宣布复出接掌大权。

  三皇子有重大过错,不该囚禁五皇子。五皇子本人先有串联外将行为,亦是过错严重。总之此二人引起一起不小的内乱,各自得了申斥,全部让远离政事,面壁思过去。

  这样的处理实在是太过轻拿轻放,但没办法呀,皇上成器的儿子只有这么两只了,不好再大动了。

  这样的结果,让裴家不尴不尬的,虽然也得了申斥,但到底老皇帝没有对其动粗,他们也不好先动手落得骂名,只好低头认骂,然后马放南山。而先前入过冤狱的杨家老将军,被调任东南,去收笼常家旧军,重整当地防务。

  并且这次复出,皇帝表示自己服老了,要准备立太子了,命各司荐人选陈理由。立太子本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现在权力下放,愿意听听大众的声音,集思广益,于是各方人士都开始使出混身解数破题。

  。。

  西北最近也开始乱起来,盗贼横行。

  这些盗贼绑架勒索偷盗抢劫,来去如风。对象多是富有官商,连为朝廷准备的年课银子都没放过。据说有倒霉的富商家,粮库钱库,颗粒不留啊。象大姐夫孟家这样的人家,把许多铺子都关了门了。而开着的,也是每晚早早关门大吉了。

  细数下来,周边各郡各县,竟然无一幸免地遭过贼。

  有人说这伙儿贼子,就是前番从南部流蹿过来的。

  南部打起来了,这伙子人更是趁乱抢劫,赚得肚肥肠满,还灭掉过几拨正规军,就这么安然撤了出来。

  于是西南发生过的一切,正在西北重演着。

  后来见识过这些人手段的都肯定说,这是正规军,应是常家被打散后流蹿出来的游兵散勇,不肯再归于正途,准备就捞偏门儿了。

  总之为祸一方。

  剿匪依然很痛苦,因为对方没有明显根据地,是打一枪就跑的品种,剿来剿去不见成效。直到这伙人流蹿到某个千户所辖区内。该千户所也没出动多少人,某次是两个旗吧,据说兜住了一窝。

  消息传开,百姓振奋:兵哥哥好样的,总算看到生机了。于是,剿匪马蹄过处,浓尘滚滚,百姓闻声避道。

  连北辰打来都没有这么叫人烦的,因为人家是明枪持仗啊,敌我分明啊,你是要打要躲可以选啊。哪象这伙子人,和你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事,谁知道他忽然照头敲一棒子?太折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