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谨觉得欠条也好过没有,未来的银子也是银子。
加上老皇帝风chuī就灭的烛火似的,几口凉气就要放倒了去了,还没有他这个冻了三天的恢复得快,这点儿恩宠不用就过期作废了。
何况他也真恼贾国公爷。当初,他被断指,国公爷没为他找回公道这事,他无论如何也忘不了。
不用说,他很快就应了下来。
贾家大房打铁趁热,已经找人写了请立世子的奏报,往礼部递jiāo上去了。
这本来并不太合规矩,因为不管怎么说,也得国公爷这边递jiāo申请才合适啊。
可因为有贾谨在,礼部也不敢不接这份奏报。规矩都是小事,毕竟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手里。
这边私下安排妥当,大房一家就上了国公爷的门,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要求国公爷积极主动地携助奏请侄子承爵。
这么明着欺负人,国公爷能gān么?几个回合就被激怒了。再被不断地提点着自己的残躯,自己儿子的断腿,国公爷于是一鞭子抽在了冲锋在前,争作世子的那位侄儿身上,那侄儿当时就趴下了。
撕破脸的结果是,当面被yīn森森撂话:你伤咱家jīng英,咱不会伤你家根苗么?你家里那两个小崽子才多大点儿,咱们走着瞧吧。
且不说国公爷怕不怕,反正程表嫂是花容失色,有自家公公那实例摆在眼前,也由不得她不多想。
国公爷本来是打算着,等贾谊立了些战功,这么越辈请立世子也容易些。没想到如今被bī这儿了。
程氏把亲近的人过了一遍,发现武力值最高的,大概还是明玫这里。
老爹老公领兵掌权,老爹的护卫能动用,老公又留有高人护驾,又有市井曾经的传言垫底儿,程氏觉得,孩子jiāo给她才更放心,大房yīn招阳招,明玫大约都能应付过去。
明玫当时想了一想,没敢接手这事儿。就说你看你姑姑在府里,虽然圈在院子里,到底有身份在那儿,你敢不怕她恶向胆边生,不管不顾来个狠历的,到时候怎么护得住。
程氏哭得可怜兮兮。
明玫就道:我给你一队护卫用,都是高手,玩yīn的不敢说能不能都防住,要来明的,一般人还真玩不过他们。另外,最主要的,咱有银子。
让程氏回去放出风声,就说大房给贾谨多少银子,咱给现银,当初姑姑的嫁妆那么丰厚,亲侄有事儿还是可以动用的……总之,得把他们往嫁妆上引……
程氏不明白为什么要往嫁妆上引,但明玫言之凿凿:“总之若真需要现银,有我呢。”
程氏回去找贾谊商议,气势足足的。然后又有关于嫁妆的各种消息传出来。
最后,大房和贾谊又提出了老话题:当初那嫁妆,是整个贾家的,不是国公爷一家的,得要回来大家分。大房做为族长,发了话:这么多年要不回来这笔烂帐,谁要回来谁有功,可以分一半的银子,剩下的,才族里作主再均分。
一半是多少?于是贾谊欢实又卖力了,直接就在老皇帝面前嘀咕上了。说实话贾国公府几代没出个人才,只是也没犯错,谁当国公爷也实在无所谓,老皇帝便点了头。当然老皇帝病休,太子处理朝政,自然jiāo给太子具体办理了。
于是,有戏看了。那些银子当初太子爷用了,让霍家还回来么?现在霍辰烨还在与敌人厮杀呢,背黑锅也不是这种时候。很快有御史说贾谊之前带队抄家,亲手斩杀了人家一个月娃娃……贾谨被下大狱了。
原来皇帝用他,就是用他的狠劲儿,肯下手敢下手。没想到皇帝还没死呢,这么快清算了。贾家的世子位,谁也不争了。
后来贾谊带功回来,请立世子奏报上去,上面麻溜就批了。
因为这件事,程氏深深感叹上面没人办事儿太难了。当时贾谨帮大房递jiāo了奏报之后,国公爷也及时上jiāo了奏报,那些礼部官员推托着接都不敢接,只说孙子承爵可不大合规矩……因此程氏向明玫要了邢家姑娘,觉得万一邢阁老起复,这姑娘于贾家于贾谊,就是莫大的助力啊。
这次贾谊回来,比霍辰烨还麻溜地得一美妾。
还有一位,是本家焕大嫂子。
焕大嫂子是另一种qíng真意切。
也是年前的时候,焕大哥的一个妾室有了身子。因为炯二嫂子寡居,就说好了那个孩子不论男女都过继给她。于是炯二嫂子带着那妾室回了自己娘家住,到现在那妾室快临盆了也没有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