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庶女_作者:古锦(660)

2017-08-22 古锦

  霍辰烨这晚的qíng形,要从白天说起。

  白天庆安亲王府内,huáng莺死于当场,然后京兆尹办案,现场勘查到她鬼祟跟踪的脚印,确定了她yù行不规的重大嫌疑。然后又有旁的佐证和人证,于是huáng莺行凶一事证据确凿。加上她本就是董府案的逃犯,没什么可说的,死了实属罪有应得。

  所以这件事儿算完结。

  后又有专业人士检查发现,huáng莺的腰间竟然cha着一支短弩,所用箭支与承福郡王爷身上所中箭支相同。

  于是huáng莺被列为承福郡王致死案的头号疑凶。

  加上有承福郡王府的护卫早先就指明,承福郡王所以会夜入四印桥下,是因为有人送来纸条相约,上面隐约画着只鸟,可不就应了huáng莺之名么。并且他们也确实听到郡王爷提到了huáng莺,还有郡王爷也曾向小叫花子询问过送信女子的样貌,和huáng莺本人一比照,丝毫不差啊。

  老来丧子,没想到她儿子还死得这般窝囊,老郡王妃早哭得头脑昏馈。如今这种种嫌疑huáng莺一一对上,自然认定她是凶手没错的。她咬牙切齿,只觉得huáng莺这般死了太过便宜,恨不得让huáng莺活过来让她重新反复各种蹂躏痛宰n遍才解恨。

  老郡王妃说要将huáng莺挫骨扬灰,要把当夜围堵郡王爷的四名黑衣人一并捉拿归案,要京兆尹寻找是否有幕后黑手,以及捉拿小叫花子。

  老郡王妃既然这般发了话,京兆尹就好办多了。huáng莺人在江湖,四个黑衣人自然是她雇用的江湖人士,不行死囚里找几人冒充也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只是小叫花子难办,可能人已经逃出京城去了,不过人家只是个跑腿的,没犯啥事儿,最多算个证人,抓人家本就不合理。总之京兆尹劝着老郡王妃,郡王爷这案子主凶已经伏诛,可以敲云板报丧了,让郡王爷早点入土为安吧。

  当然府衙也迅速将承福郡王之死案作了陈qíng折子,表明主凶已伏诛,几个帮凶小喽罗也跑不脱等等,已经将折子及时递到了宗人府jiāo差,端看明日上面怎么说吧。

  死了皇亲国戚这种事儿吧,可大可小,既然郡王妃这边已经安抚住了,结不结案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结案,就等圣上的意思了。

  于是这夜近子时,承福郡王府终于敲响了云板。

  本来可以早些敲的,但老郡王妃就想在深更半夜里敲,让声音更响些,传得更远些,最好更显凄厉些,能吵醒最好吓死一些人才好。这种微报复社会的心理不用去研究,总之她本来想到深更半夜再敲效果更好些,奈何礼部会根据响板时间来计算停灵日期,敲太晚算第二天,就表示他儿子会多停灵一天晚入土一天了。

  老郡王妃听着那云板声愤恨不已,也哀伤不已。这么一敲,就好像这才把她儿子真敲走了似的,恨不得抓住谁咬几口才好。

  第一时间入郡王府致奠的,是庆安亲王府的慧香公主。她漏夜上门,表达了自己浓浓的哀伤,亲切的问候,以及深深的质疑。

  话说让明玫不幸言中的是,的确是慧香公主遇到了huáng莺,两人怎么勾搭上的不详,总之是慧香公主把huáng莺带回府里去的。

  所以慧香公主十分明白,huáng莺身上压根没有那支弩那些箭。

  当然她不能真说她清楚huáng莺身上有什么没什么的,她只能旁敲侧击地针对自己府里命案提出种种不解:既然huáng莺有弓弩,为什么不用箭she贺氏却用匕首贴身去刺,还在雪地上追逐折腾那么久导致自己丧命?既然huáng莺能请动江湖人士,为什么这次没有江湖人士相帮,只她孤身一人?为什么贺氏竟然有随身护卫保护,那护卫既然能瞒过众人进入王府内,为何不早些将huáng莺抓到,端等到最后时候才现身出来?

  总而言之就是,郡王爷之死,霍家少夫人,那传说中的受害者贺氏其实嫌疑也很大啊有木有。huáng莺死了(这是实qíng),贺氏昏了(这个太好装了吧),剩下在现场的一个是她丫头一个是她护卫,都是她的人,这整个一出戏谁知道是不是她的苦ròu计呢?毕竟她脖子上一小口,人家huáng莺脖子上一大口,命也jiāo待了去。那所谓凶器弓弩,谁知道是不是她乘机放人家身上的呢。

  这女人几乎真相了。

  于是老承福郡王妃听她这么一分析,得,合qíng合理,可不就是这样么。前番她爹那般找郡王爷事儿,如今说她为姐鸣不平心存报复完全说得通啊。再说没有证据又怎样,宁可错杀不能漏过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