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太太想想也是,京城里只怕更是花钱如流水,到时只有男人的俸禄,又不能再种这片子土地,靠啥吃呢?够不够呢。迟疑之下就给贺老太爷去信说明了qíng况。结果贺老太爷也觉着好,就回信答应了。就这么着,这吴家二妞算是商定好给了顾正宏做老婆了。
谁知状元的高才和状元的身体拉不上等号,进京没几年,贺老太爷一病不起,英年早逝了,留下孤儿寡母三人。
贺家于京城又没有基业,贺老太太便yù打道再回西北老家生活去。
谁知等一家人扶棺柩回去茂林,才发现那里已经不好呆了。
一是当初贺老太爷高中后,已经慷慨地把家里原有的地给了族里。如今族里六七户人家分了,吃进去的让人家再吐出来,你不要想的太美噢。唯余下那座已经破败不堪的院子尚能安身。
二是贺老太太当初嫁入贺家时气派十足,再做了状元娘子更是算做显赫一时,如今灰头土脸回去,被族里诸人耻笑得几yù无地自容。官家女儿是吧,状元娘子是吧,当初给人脸色看是吧,现世报了吧,不欺负你欺负谁。
此时贺老太太的娘家老爹早已退休回家了,二老年迈身体破败自顾不暇,当家的兄嫂把家业破败的差不多了,嫂子也十分厉害,并且人家咄咄有理:还指望着姑爷照应一二呢,可姑爷发达了,想起过谁呀,也没见给你家兄长谋个一官半职的呀,银子钱也没见半个子儿呀。如今不成了,又赖回来了......
娘家不给力,贺老太太自觉面上无光。想想京城还有房子,京郊也置办有个小庄子,家里还多少有些积蓄珠宝,收拾收拾卖卖,去庄子上住着,虽会孤苦些,但好歹儿子也不小了,又是个壮实的,没几年就能顶家立户了,日子也能过下去。
于是总算求爷爷告奶奶把贺老太爷葬下了,一家子又起程回京。
这时便遇到了吴家表姐。她手持单子,一副有理有据的样子,直说当初贺老太太进京,她们家花了多少多少钱的仪程,送了多少礼,来回跑了多少趟,费了多少功夫,还请人合过二人的八字(这也要钱呢),还请过媒婆吃过茶(又有花费),七七八八一算,竟然不老少呢。讨债来了。
贺老太太提起当初婚约之事,把当初写给贺老太爷的信以及贺老太爷的回信都拿出来给她看了,谁知吴表姐压根不认,只说你们夫妻的事儿如何能算。不过既然大家是亲戚,你又提起来了,好说,就让你家儿子做我吴家上门女婿好了。到时生的儿子多了,不要求多,第三个,第三个孙子可以允他姓贺,并且他们吴家出钱出力教养。反正她们家没别的,就是钱多。
贺老太太这个气呀,贺家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呀,给你做上门女婿,你成心让贺家断后还差不多。
那时贺正宏已经十二岁,不但继承了他老爹的俊美样貌,更是长得人高马大,还原了他老爹没有传承下来的西北汉子的体格,兼学得一身过硬本领,一路护送着娘亲和姐姐回来的,一路打倒过好几拨不长眼的劫匪的。
原来当年贺老太爷自己身体不好,儿子也从小体弱,贺老太爷便有意让自己儿子改拜武师qiáng身健体。文状元的儿子要学武功,当时也是一时美谈啊。消息传出,还真有一个武功高qiáng的武师,大概奔着状元的儿子没准也会是个状元这么个信条来的,竟然是个真高手。贺正宏不但身体健硕起来,更是学有所成,武艺出众。并且有状元老爹亲自教着,文才也是不差的。
这么一个全才美少年,吴姨妈十分心仪,在西北那噶瘩哪能找到如此好货色啊。
做人上门女婿,是十分没尿xing的人才会gān的。别的都不说,光这份侮rǔ,都让人忍无可忍。
当时这正宏少年就气愤忝膺,一把将个吴姨妈推开了数十步远。
不能要人就要钱吧,反正总得落一样。于是那吴姨妈趴地上是一顿捶地哭喊啊,叫骂他们贺家母子欠债不还忘恩负义甚至威胁着又是要报官又是要报他们族里评理,等等乱七八糟的叫嚷中,在周围一群明真相不明真相的各色人等加油助威裹乱看热闹声中,贺正宏咬牙:血xing上来,老子好想打女人噢。
贺老太太被十分纠缠不过,驴xing上来,老娘忍了认了,身上木钱呐,但是家中有房啊,我给你写欠条,到了京中卖房卖地,还你的钱去。
欠条由贺正宏执笔,写的十分有意思: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为示讨好自动上门送礼,礼金若gān。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为表巴结送仪程若gān,......连散碎银子都给她加上去了。断恩绝义还钱财,总数若g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