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有空间_作者:弦歌雅意(427)

2017-08-22 弦歌雅意

  全家都这样齐头奋进,宋慕雯表示很高兴,想着以后还要在家里设一门专门的奖学金,考上大学的就能够拿奖学金。

  自此,尚老板就紧张地去筹备他的开工厂等事宜了。

  到现在为止,因为安徽凤阳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样的政策得到推广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大锅饭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大家开始要自己为自己而gān活儿了,宋慕雯相信,以自己亲人的能gān和勤劳的程度,小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

  家里的弟弟帮着宋老头儿执笔写信过来,说家里分了十多亩田,还有一些山林,没有办法,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是十多口人,所以人均的田地还是不多的,宋老头儿还说家里买了牛,做了各种耕田用的农具,以后他们一家人就齐心协力准备过好日子了。

  看着信,宋慕雯是很高兴的很激动的,早之前就想着单gān啦,现在终于分开了,只是袁隆平爷爷杂jiāo水稻还没有完全推广开来,还需要等一些时候,这个时候杂jiāo水稻已经研究出来了。对于这个产量超高的水稻品种,宋慕雯是十分期待的。

  尚老板去沿海办厂,广州人很多,因为一开放它这样的沿海城市就很受益,商业发展水平已经不错了,这里机遇大,挑战也大。尚老板想来想去,决定在深圳和广州同时进行。

  在广州,尚老板是随大流地开了一个服装厂,因为这个厂子技术要求低,机械要求也低,这个年代的女人基本上都会踩fèng纫机,会踩fèng纫机就能够去服装厂上班。

  至于设备,尚老板收购了几个倒闭的服装小厂,将里面的设备都拿出来,请了宋慕辉带着几个同学帮忙修理,宋慕辉学的是机械专业,对fèng纫机这样原理简单的机械早就摸得清清楚楚了,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这些fèng纫机修补了,拆分和装载之后,就成了一批新的能顺利运转的fèng纫机了。

  尚老板付了钱,这比市场上的专业师傅要便宜多了,而学生挣了钱,也很高兴,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啊。

  宋慕辉则是默默想着宋慕雯给他的那些书,那些书上写的机械要更加jīng密,劳动效率更高呢,修fèng纫机算什么,要能够造出那种机器就好了。

  要是宋慕雯知道宋慕辉心中所想,一定会赞扬宋慕辉的远大志向的。

  在深圳,尚老板只是买了一个地皮,然后开始建工厂,这个时候深圳还是起步阶段,人力不多,价格也不高,建材价格也不高,地皮价格更是跳楼价大甩卖,对比几十年以后的深圳地价,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听说尚老板办了服装厂,宋慕雯第一个反应就是给尚老板设计衣裳,可是她知道衣服长什么样却画不出来,而且那些设计的原理完全不懂,于是宋慕雯就在艺术学院找人帮忙。

  艺术学院也是挺冷门的,因为在十年浩劫的时候,最受摧残的就是知识分子,而搞艺术的更是被视为另类和神经病,很多人都对这一门绕道走了。

  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人帮忙,名字叫沈茂的,这家伙还是因为被小偷偷了钱和饭票,快活不下去了,听说宋慕雯给报酬gān活儿,又听外语系的人说给的报酬还不错,才答应了,不然人家才不会帮忙呢,没办法,这年头学艺术的不少都是家庭传承,要用高雅的艺术换钱,他们还没想过呢。

  宋慕雯查了资料,八十年代流行的都是艳色的衣裳,因为中国人民在灰色黑色蓝色灯色调中生活了几十年了,这样鲜艳的色彩会让大家觉得新奇而时髦。

  而且首要针对的人群,就是女xing,女□美的天xing会使得她们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衣服的。

  宋慕雯找了几本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的书给沈茂恶补了一番,然后才开始跟他说这个事儿。

  沈茂觉得挺无奈的,要不是没饭吃了,他才不会gān这个活儿呢,简直是糟蹋他的专业啊。

  花了两个月才设计出了几款宋慕雯觉得不错的衣服,资料要寄过去不容易,万一遗失了就是得不偿失的,于是辛苦了尚老板的秘书跑了一趟。

  尚老板现在要重振雄风了,所以手底下配备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了。

  宋慕雯知道了尚老板的班底之后,也暗暗咋舌,自己gān爸十年浩劫期间基本上没赚钱,还在吃老本,没想到现在还有那么雄厚的资本,人家当初到底是赚了多少钱啊!

  其实也只能说这个时候物价水平地,一毛钱能够当现在的几十块钱用,所以有了上万元家产的人家还要被称为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