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有空间_作者:弦歌雅意(615)

2017-08-22 弦歌雅意

  余二猛对孩子的态度明显跟兄弟们不一样,这也是受了宋慕雯的影响在,按理说当兵的爸爸都比较自我,喜欢独断专行,可是这余二猛明显是孩奴的架势,看余二猛为了孩子高兴都趴到地上去了,余大猛就皱眉。

  孩子们都很高兴,这个二伯/二叔太好玩啦,比自己的爸爸好玩几百倍!为什么自己不是二伯/二叔家的孩子,好羡慕哥哥/弟弟/妹妹啊!

  余二猛小时候就是个孩子王,放到现在一样是的,小时候玩的玩意儿他竟然一个都没有落下,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带着囡囡玩过这些玩意儿,余二猛的嘴角就忍不住上翘。囡囡小时候真乖啊,一双漆黑的眼睛看得人心窝窝里都是软的,爸妈还奇怪为啥自己每次有了好东西就惦记囡囡,就是因为每次自己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双眼睛。

  当然,最让人惊讶地不是这个,而是余二猛家的三个孩子都不娇气,小妞妞简直比乡下的女孩子还要女汉子,爬树是撩着裙子就上了,也不管自己身上的裙子是几百块一套的。余二猛还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这一家子!余大猛摇头,他作为老大,是家里最听话的,也是最守规矩的,二弟调皮他能够容忍,但是侄子侄女这个样子,余大猛觉得难以理解,但是这是人家的家事,他不好怎么管的。

  这一年,余五猛依旧是重点关注对象,因为连余四猛都找了个媳妇结婚了,就差余五猛了,只是余五猛现在的xing子越来越不好说话了,杨桃儿唠叨不起作用,只能长吁短叹,前面四个顺顺利利成了家,就这个老幺,小时候最让人心疼,长了最让人cao心。

  ☆、第295章拿主意

  年年过年都要回乡下一趟,每一年都能够感觉到其中的变化,新的政策确实是给广大普通老百姓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在宋慕雯等人的成功事例的刺激下,这边还有不少人出去创业,什么都不知道没关系,大家都不懂,都是慢慢摸索着来的,没有资金也没关系,大家也是从几百几千块钱起家的,这样一来,多多少少都赚了点钱回来了。宋家屋在县里本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贫困县的,现在可是一个个都财大气粗了。

  赚了钱,总会有那样几门穷亲戚找上门来的,更何况是宋家这样大的招风树,不过宋家已经有了一套应付人的法子了,对于这样的事qíng倒也不怕了。

  说来奇怪,一个人有了钱,他周围的亲戚朋友,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的,都要来掺一脚,借点钱之类的,哪怕是借了钱放在家里,也要借着。

  这样的人还真让人有点吃不消。

  宋慕雯当初遇上不少,而且还有一些是拐着弯的亲戚,什么远房堂伯之类的,要知道这些人她以前根本见都没见过,被拒绝了之后,那些人也绝对不是善茬,出去说坏话抹黑算是好的了,还有的立马就在家门口跳起脚来骂,早些年遇上不少这样的人,不过都被打发了,现在宋家日子过好了,在这一片地方也有话语权,特别是宋大刚,女儿那么厉害,他又是宋家的长子,不仅在宗族里越来越有分量,甚至周围村子里的人也要听上他几句话呢!

  这一年过年,宋慕雯倒是迎来了一个比较奇特的客人,是本省的一家重要媒体的记者,人家说专门来做专访的。

  宋慕雯暗暗吃惊这记者的职业素养,他们不用过年的嘛?为什么大年初几就跑上门来了啊?但是对于这种地头蛇一般的媒体,宋慕雯也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采访。

  过完了一个看似清闲,实则好一通忙碌的新年,开chūn就要回到广州去了。

  宋家长辈对孩子们依依不舍,孩子们也只能叮嘱父母们,吃好喝好,不要舍不得,如果实在是想念,到时候可以坐火车的。

  因为宋家的发达,带动了宋家屋的经济,现在又有县城的车跑来跑去,虽然很久才一趟,但是相对于以前大家坐牛车的历史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坐车到了县里,再坐车到城里,买了火车票就可以坐火车去广州。

  宋老头儿和宋老太太相携扶着到了村口送孙子孙女们,浑浊的老眼泛着泪花,他们这个年纪了,看儿孙们是看一眼就少一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阎王爷就会来收了他们。

  宋慕雯看着那两个相互搀扶的瘦小身影,几不可闻地叹息,时间就是这么残酷无qíng,想来两个老人家的寿数,也就是这两年的事qíng了,这两年,自己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多来这边。

  到了广州,集团的事务依旧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现在集团人员充裕,就算是过年,业务也能够正常进行,没什么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