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宠妃有点闲_作者:姗姗莫迟(106)

2017-08-22 姗姗莫迟

  老国公给上官谨规划好了人生路,嫁一个比自己低门的人家,有一个疼着爱着的夫婿,娶几门并不显赫的妾侍……让她同夫婿相敬如宾,老有所养。

  渐渐地,老国公发现康维看自家女儿的神色愈发温柔,那种近乎于恋人间的温柔感开始让他有些为难,而到了后来却是庆幸——因为他发现,自己女儿对康维的态度也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他了解她……他伴着她长大……他对她知根知底……他不会嫌弃她没有孩子……他爱她。

  谁知天不遂人愿,生活的计划永远比不上变化来得夸张,突然发生的一件事qíng让整个赵国公府措手不及,同时也彻底毁掉了赵国公的全盘计划。

  仁宗天佑年间,纪偃对三王爷纪煌的摄政行为日渐不满,纪煌日渐羽翼颇丰,竟也有了分皇权而抗礼的先兆。

  别看纪偃这个人对自己大老婆和两个孩子心贼软,可是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戚却根本就是看不顺眼,尤其是这亲戚还根本不让他安生。

  于是在仁宗的一步步诱导下,纪煌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拥有了取而代之的能力”和“到了取而代之时机”。

  早就放好了渔网的仁宗便以迅速不急掩耳之时发动攻势,直接上军权解决问题,根本不用你说“你有权保持沉默”的废话,直接抄家批斗扣帽子,罪名很大也很实在——“谋反”。

  这么一来群臣也无话,皇帝铁了心要办的一个人,你说什么也没用。

  而此刻的赵国公府被三件事态jiāo汇在了一起。

  事态一,赵国公得到密报,自己被素来不和的忠勤伯爷举报,同三王爷纪煌旧日来往过密。

  赵国公素来为人温厚,对同僚也不例外。因着三王爷jiāo游广阔,所以两人向来关系不错。此刻三王爷出了事,这事没人提还好,一旦提出便会产生不可预知的结果。

  事态二,所有关于纪煌谋反的事qíng由太子全权出面处理,这也是皇帝对太子的一次实战演习考验。

  事态三,皇后相中了上官谨,希望可以娶做二殿下应亲王正妻。

  由于皇后那边的消息同前朝是不对称的,这给了赵国公以可乘之机。若是他答应了皇后婚事,那么一向“任人唯亲”的太子殿下纪越必然会高抬贵手放自己一马。

  可是上官谨不能生育,这对于皇家来讲便不是完整的女人。可是此刻的赵国公府风雨飘摇,赵国公爷是家长也是族长,她不会为了一个女儿的幸福而抛弃整个家族多年来的心血打拼。

  将上官谨嫁予纪念之前,老国公的所有难题便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康维。

  无有他法,这个知道秘密的证人、这个女儿一心爱慕的人只有一个结果,死。就算对不起女儿、对不住良心他也认了。

  就在一个深秋的雨夜,赵国公送走了康维,也断送了上官谨的qíng路。他并没有告诉女儿关于康维的事qíng,只是说康大夫要去游历山川,叮嘱你好生保养、开心嫁人。

  上官谨脸上失望的样子让赵国公几乎不忍心看,女儿见得自家爹爹如此神色,便也明白了自己的失态。素来懂事的她沉稳地笑笑,对着老公爷柔声道:“女儿知道了,父亲向来疼惜女儿,必然择了最稳妥的人来做姑爷。女儿会遵循母亲的教导,贤惠对待夫婿,大度对待妾侍,不会在皇家丢了父亲母亲的脸。”

  而那时嫁入应亲王府的上官谨并不知道,其实自己的孩子都是活不下来的。

  这一过……便是好多年。

  国公夫人见得老国公这般样子,心中也是绞痛不止却无有他法,只是去佛堂含泪念了几遍佛经,以求皇后和四公主日后得以平安顺利。

  未央宫里也是一片沉寂,皇后娘娘半坐在chuáng上,纪念一勺一勺帮着喂下甘慈熬制的汤药,奈何皇后根本喝不下去。

  纪念和上官谨多年夫妻,心中即便没有男女之qíng,然多年来的温切亲qíng还是存在的。陛下放下药碗叹口气,对诵玉道:“四公主呢?这会子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回陛下,四公主去了娴妃娘娘那边,奴婢看得两人相处还好,便没把四公主唤过来徒惹伤心。”

  “嗯……这般挽挽陪着卿妍也好,我看她们两人也算投缘。你好好看照皇后,等她好一点后熬些米粥什么的过来,朕心里也不舒服,去崇华殿看看法事如何,你让皇后早点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