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早朝结束后,康熙在乾清宫处理奏折。
冯公公端着茶上来,茉莉花茶上面飘着几颗红枣。批完一份奏折,康熙顺手端起茶,轻呷一口。桂圆红枣合着茉莉花茶特有的清香,疲惫一闪而空。
茶叶的氤氲飘在康熙眼前,冬日的暖阳下,他仿佛看到身穿鹅huáng色旗装的秀儿,盈盈走来,手上端着这杯茶。
“今个儿的茶叶是谁泡的?”
李德全最了解皇上,看这样心里打了个突,乌雅家这次的事可不小。可是依照皇上对德妃的宠爱,咱家还是说句话吧。
“是冯公公。”
康熙点点头,长叹一口气,“该去给皇额娘请安了。”
李德全恭敬地跟在后面,康熙来到慈宁宫,宫妃们正在太后跟前凑趣。
“皇额娘今日心qíng不错。”
“还不是老四家的,给皇额娘亲手做了双布鞋。”
“哦?”
康熙低头,看到太后脚上那双鞋。jīng致的鞋子他见多了,可这双不一样,上面没有那些繁复的花纹,倒是两个冒着炊烟的蒙古包。
“老四家的一片孝心,都是长辈教得好。”
在场的都是人jīng,康熙这话一出,大家都想到了。这长辈,可不就是德妃么?太后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其余嫔妃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不过是个奴才罢了,竟然敢窝藏《甲申大难录》。这要是搁别人身上,那早就满门处斩了。偏偏到了乌雅家,皇上以快要过年为由,硬是把这事压了下去,责令刑部慢慢查处。
“都是好孩子,皇玛姆有赏。”
太后拿出三对翡翠镯子,给三位福晋一人一对,不偏不倚。但明眼人看得出来,四福晋的那对,可是正宗的祖母绿,跟玻璃种的可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马上四点半了,要出去了,明天继续写~
☆、第廿九章
笑怡跟着大福晋和三福晋一起谢恩,慈宁宫里其乐融融。康熙看皇额娘心qíng不错,到嘴边的话也就说了出来。
“皇额娘,快过年了宫里也该热闹热闹。”
各位妃嫔久经宫廷倾轧,都是闻弦歌知雅意的人。悫惠贵妃跟康熙一左一右,坐在太后边上。听出康熙话里的意思,她也就顺着说下去。
“大过年的,咱们宫里一家子,也该团圆。”
康熙赞许的看了她一眼,刚准备开口,一直当弥勒佛的太后握住了他的手。
“咱们这宫里,是越来越没规矩了。昨个儿下钥时,永和宫的小柱子,竟然跟乾清宫的冯公公叽叽咕咕的。”
一石激起千层làng,笑怡坐在大福晋和三福晋身后,低垂下头掩去了眼神中复杂的神色。阿哥所中多得是别人的眼线,想要找出这些眼线,对她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是宫中奴才的调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不说要上报有司,单是这其中牵扯到的,他们背后的主子,就是一件棘手的事。太过jīng明了,反而会让康熙和四爷起疑。她gān脆就将计就计,让chūn杏借着说梦话,透露给了同屋的chūn芽。chūn芽是延禧宫的人,宜妃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至于宜妃要怎么用,那就不是她可以考虑的了。不过依照她的了解,不过是哪几种方式。
果然,宜妃采用了最直接的方式。五阿哥打小养在太后身边,在后|宫的所有嫔妃中,宜妃最得太后的眼缘。慈宁宫里,她说话向来随意。当她无意识的说出自己“偶然”听说的事后,慈宁宫一片哗然,笑怡也知道自己这一步算是成功了。
果不其然,康熙脸上的笑不见了。他是喜欢德妃,但作为一个皇帝,他更关心自己的安危。八岁登基到现在,除鳌拜灭三番熬死太皇太后,历经无数磨难。如今在他治下,终于四海归一、河清海晏。
他最在乎的,是自己如何长命的坐稳屁股下那把龙椅。
当初看上乌雅氏,一则她实在貌美,举止间又丝毫没有一般包衣那种小家子气。二则虽然为满妃,但她不像其余妃嫔那般骄横跋扈。这样一个综合了满妃和汉妃优点的宫妃,怎能不让帝王见猎心喜。
且乌雅氏一向温柔小意,对自己百般依赖,她和乌雅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不像其它妃子,她们背后的家族都有从龙之功。刚即位那几年,朝政上他甚至得看她们阿玛的意思。
林林总总的原因,他从宠慢慢变成了爱。所以文字狱这种大事,他qiáng行压了下来。其实他也知道,威武那莽夫,满文都看不懂,哪有心思去看那些汉书,定是被人陷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