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儿子海峰,今年五岁。女儿妞妞,大名若梅,今年刚三岁。海峰若梅,向李叔叔问个好。”
jīng致的小男孩乖乖的叫了声叔叔,若梅和哥哥也照做了。李明举趁机递给他们一人一瓶鲜奶,崔荷连忙拒绝。
“孩子喜欢就拿去喝。”
崔荷也不好再推辞,拿出一块大米糖递给李浩辰。
若梅cha上吸管,喝了一口递给爸妈,“爸妈也喝!”
“你家孩子可真懂事。”
夫妻俩扛不住女儿坚决,接过来抿了一口。可别说,这鲜牛奶还真比奶粉味道好,不好意思的看了下对面的李明举。
“明举,这鲜牛奶多少钱一瓶?”
“这东西不算很贵,也就两块来钱吧,来的时候孩子奶奶要给带上的。”
李明举说得轻松,林建军和崔荷心里很惊讶,今年麦子才涨价,一斤也就三毛钱。他们家四口人分了八亩地,一年到头也就落个千把块钱啊。这么小一瓶牛奶,竟然要两块多。
“明举,这,多少钱我们还是给你吧。都是妞妞不懂事,这东西实在是太贵了。“
“我和建军从小就认识,嫂子还跟我客气什么。这也是我娘给带上的,要是让她知道给林叔的孙子收钱,那还不得跟我生气!”
若梅心中纳闷着,前世没听爸爸说这位李叔叔啊。她耐下xing子听着大人说话,没一会就全明白了。这位李叔叔来头还真不小,他的父亲是抗战时期的老战士,爷爷当年是他的司令员。
大伯和父亲是生在城里的,尤其是父亲,和同龄的李明举一起长大的。只是六七十年代那会儿,爷爷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争做社会主义一块砖,农村需要农村搬。告别老首长,拖家带口回了乡下老家。
初见面时还有些生疏,没过一会两人已经熟练的聊起来。这几日教孩子算数,渐渐从走出yīn影的李父,看到儿时挚友,终于彻底抛去了yīn霾。而三四岁时城里的日子,也渐渐在他脑海中复苏。
若梅拉着哥哥,和新认识的李浩辰说着话,心思则是注意着大人们说的话。原来爸爸还有这么一段过往,前世她从来没听说过。这样一来,劝服父母的把握又大了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章
遇到儿时的朋友,终于消除了林建军几个月来的抑郁。若梅见父亲神qíng放松起来,松了一口气,对李叔叔也多了份感激。
“李叔叔,城里的小朋友都喝鲜牛奶么?”
若梅睁着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好奇的问着李明举。她从小就可爱,想要讨好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最先被萌到的不是李明举,而是李浩辰,马戏结束后他自觉的走到了若梅右边,一直好奇的打量着她,现在更是自告奋勇的回答,
“我们院里的人都喝,以后妹妹也跟我一起喝。”
“好啊。”
李浩辰见此大胆的抓起那双小手,“就这么说定了。”
“妞妞!”
听到妈妈的声音,若梅扭过头,无辜的看着她。
“让你笑话了,”崔荷歉意的对李明举说着,“妞妞,咱们这里没有卖鲜牛奶的。”
“那我们家养奶牛,妈妈讲的故事,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
林海峰挤过来,把妹妹的手抢救出来,也附和着,“妈,咱家养奶牛。”
“小孩子瞎说什么呢?!”
崔荷嗔怪着,满脸疼爱的抱起女儿。若梅乖乖的不吱声了,她明白妈妈的心思,父母都想给儿女最好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穿用度比自家的好,他们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
“这没什么,妞妞和海峰都很懂事。海峰,你家孩子还真说对了,现在养奶牛还算赚钱。”
李叔叔真上道,若梅想着抬头用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李明举。若是一般农村的土孩子,这表qíng肯定很平常。偏生若梅从小就玉雪可爱,虽然农村风chuī日晒的,她身上穿的也是普通的花褂子,但那张jīng致的小脸做这表qíng还是很萌的。
显然李明举被萌到了,鬼使神差的继续说了下去,“其实城里的奶也是农村送上来的,给我们家送奶的王伯,这两年自己盖起了砖瓦房,还给儿子也盖了。”
林建军听后,心里触动很大。虽然离开城里的时候还小,但那种与农村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二十多年的穷日子过下来,他以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但现在他有了儿子女儿,不为自己他也得为他们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