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卷土重来_作者:鱼丸和粗面(221)

2017-08-22 鱼丸和粗面

  “这道没什么,大家都是熟人接不接的无所谓。只是你不出去,就没看到我们坐的三轮车哦。”

  “三轮车?是我想的那种么?”

  果然郑世轩眼中露出一抹好奇,若梅趁机解释道:“是啊,就是那种上面一个棚子,有老爷爷坐在前面脚蹬的人力三轮车。那天坐过一次之后,我就喜欢上了。”

  “哦,原来是那个啊,我也看到过。”

  海峰宠溺的摸摸妹妹的头,“妞妞要是喜欢的话,回去哥哥买个三轮车,找人给你焊一辆。”

  若梅微微摇头,“偶尔坐坐才新鲜,哥哥你说,要是当年咱们去北戴河玩的时候,有这个该多好。”

  郑世轩有点羡慕的看着兄妹俩,他也想要个小一点的弟弟或者妹妹,乖乖的喊他哥哥,他会给他世界上最好的。但是世逸,想到这他忍不住一声叹气。毕竟都是亲孙子,爷爷虽然把世逸送去了国外,但一个人的时候他还是会叹气,终归他心里是难受的。

  他也无数次的好奇,究竟为何世逸会对他有那么多的恨呢?在学校他偶尔会看到林家兄妹,还有其他兄妹的相处方式。他自认对世逸也不差,甚至比绝大多数人要好。想半天,最终他只能归结于人的本xing。

  “郑世轩,你在叹什么气?”

  微微一愣他摇头,“没,虽然这东西在北戴河不多,但在京城你可以随便坐啊。”

  若梅撇撇嘴,“才不是呢,除了我们四合院那一片,有钱的人家比较少。其它地方,大家都坐车了。我小的时候,偶尔跟着爸爸来京城卖面粉,还是能看到不少这种车的。但现在,街上的三轮车真是一年比一年少。”

  “再少也有给空的你坐,没有的话哥哥给你做一辆。”

  “我才不要,你又不是老爷爷,不会喊号子,一时半会的也骑不稳。”

  若梅一脸嫌弃,海峰并不多言,只是宠溺的笑笑。反倒是郑世轩问道,“难道坐车不好么?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喜欢做舒服又气派的汽车。”

  若梅坐直了,小脸微微崩起来、神qíng严肃。

  “有汽车其实也挺好的,但现在国家越来越富了。十年前街上基本是自行车,五年前汽车还是比较少见,但你看现在汽车基本是满地走了。我感觉再过十年,汽车就基本走进工薪家庭了。如果人人都有了汽车,那人力三轮车不就是稀罕物了?”

  海峰无条件支持妹妹,“的确是这样。”

  郑世轩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见此若梅再接再励。

  “我从小就看《二十四史》,所以可能会想得比较多。但是这些年,京城周边的古建筑越来越少了。就拿我们住的四合院那片说吧,我小时候那一片还是很大的。十年没过,现在已经被拆的差不多了。

  我也知道四合院老旧,有些人甚至把它当做城市牛皮癣,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四旧。但是这些才是天朝真正流传下来的东西啊,如果人人都忘了那些东西,以穿西装开汽车,找个老外丈夫,天天说英文为荣。那我们还要解放gān嘛,直接跟欧美人签协议,让他们打走霓虹国人,然后占领全天朝就好了。

  反正那时候,大家也可以自由的说英文吃面包了。”

  若梅知道她现在说的有些偏激,但时间有限,只有往重了说才有可能引发人的一点思考。

  但内心深处她一直是这么想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传承。二战时被德国人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仍在偷偷教授着法语课程。犹太人**几个世纪,仍旧没有忘记希伯来语。语言和文化,在区分着他们,凝聚起一个民族所有的战斗力。所以几度沉浮后,他们终归会再度qiáng大。

  正因为有了文化的支撑,所以在时光的洪流中,华夏虽然被蛮夷入侵过几次,但汉唐、明宋,一个个的朝代终究是qiáng大起来。天朝人,尤其是j□j后的天朝人,比起五四那时,终究是缺了一分傲骨,失了点民族的脊梁。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今作为一份传说早已湮灭于洪荒。

  要是这话对别人说,指不定会被当做深井冰。但郑世轩是别人么,他可是自小钟爱古典哲学的怪才。奇迹般的,他理解了面前小女生这诡异的脑回路。

  “确实是这样,国人有五千年的文化,并不真正比那些外国人差。”

  若梅眼睛一亮,“倒不是谁好谁差的问题,我就是看京城的古建筑被拆的差不多了,听说最近又要拆一批建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