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林兰点点头,对华文柏的医术她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过被阉割后,很长一段时间是非常痛苦的,心灵上ròu体上都是不能承受的痛。渣爹真惨啊!
“那你准备怎么办?要救韩氏吗?”林兰又问。
李明允苦笑:“如果父亲死不了,不用我救,韩氏大不了坐几年牢也就出来了,况且大哥苦苦求我。”
“所以,你就心软了?韩氏这人这般歹毒,万一她对你还心怀怨恨,又想着法子来对付咱们怎么办?”林兰觉得不妥:“你该想办法让她把牢底坐穿才是。”
李明允瞅了她一眼:“我若落井下石,那大哥非得恨死我不可,你放心,我跟大哥说清楚了,韩氏出来后,绝对不能留在京城,这是我答应救人的条件。”
林兰瘪了瘪嘴:“这还差不多,她若是留下,大家都不得安生。”
“这一点,大哥自己也清楚。”李明允苦笑道。
“好了好了,赶紧睡吧!没多少时间了,明天可得早起呢!”林兰起身去熄了灯,窝在明允怀里,调整一个舒适的姿势,准备睡觉。
黑暗中,只听李明允幽幽的说:“明珠在城北的一座小庵堂里,大哥明日去接她回来。”
林兰默然良久,才“嗯”了一声。虽然她不喜欢明珠,甚至讨厌明珠,但是明珠落到这般境地,她还能说什么?接就接呗!反正以后分开过,眼不见为净。
第229章征程
第二天,临出发前,李明允收到杜大人那边的消息,说父亲已经醒了,韩氏大概得关一阵子,要不然他也不好jiāo代。
李明允会意,如果杜大人马上就放了韩氏,他心里还真有点不舒服,先关一阵也好。
家里的事,他不想再过问,能做的他都已经做了,以后怎样,也得等他láng山回来后再说。
大军已在城外集结完毕,分成九列,严阵肃立,五千墨色铁甲征尘未洗,带着磅礴的杀气,让这个清晨的风显得格外的寒冷。
仿佛他们不是去签订盟约,而是去与突厥决一死战。
宁兴一身墨甲雪翎策马而来,身形笔直如剑,神qíng肃穆,威严赫赫。到了李明允跟前,双拳一抱,大声禀道:“李大人,大军集结完毕,请大人检阅。”
李明允微微颔首,目光从左到右扫视一遍,沉声道:“出发。”
宁兴策马转身,大手一挥,高声发令:“出发!”
顿时五千大军统一步调,整齐划一的发动起来。
林兰一身男装打扮策马紧随跟在李明允身后,看着猎猎旌旗,听着五千士兵撼地动瓦的脚步声,不禁暗暗佩服,宁兴带的兵马果然不同凡响,这等气势,大有虎láng之师的意思,有他们护卫,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李明允初时怕林兰跟不上,毕竟林兰刚学会骑马,不过几次回头,看林兰都紧跟着,渐渐也放宽了心。再看看后面那辆马车,李明允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马车里坐的是秦家忠勇侯秦勇的嫡长孙,官拜兵部左侍郎的秦承望,这一次,作为副使与李明允一同去láng山。秦家祖上也是行伍出身,在开创我朝基业时立下汗马功劳,但后来安享与太平,热衷与谋利,渐渐的从行伍中脱离出来,到了秦忠父辈这一代,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文臣,直到秦家出了位皇后,为了巩固政权,秦家才开始有意思的培养武将,可惜几代人,只出了秦勇这么一个人才,且很不幸的在多年前捐躯疆场,秦承望是秦勇的嫡孙,此人既不会领兵打仗,又不懂兵法,能坐上左侍郎之位,全仗祖父的威望,太后的提携。
秦承望任副使是前两日才定下的,听说是太后的意思,皇上刚打压了秦家,母子关系紧张,不得不顺了太后的意思,缓和下气氛。秦承望此去是想趁机占分功劳,捞点政治资本。但靖伯侯警告过他,秦承望此人甚傲,刚愎自用,兵部的同僚都对他很有意见。所以,李明允有些担心,队伍里有个难缠的人可不是件好事。
大军才行了半日,秦承望就提出要休息。
可行军不比闲游,每日走多少路程,在哪里落脚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不是你想歇就歇,你一歇,整个队伍都得停下来。
宁兴老大不高兴,到明允这发牢骚。
“皇上怎么派这么个废物来?才走了半日就要休息,这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走到láng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