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chūn凤是柳明月面前第一等的大丫头,凡事皆jiāo了她来管,卢青芸一个妾事,倒不必劳动柳明月亲自照料。
卢姨娘只得无功而返。
哪知道过得初五,罗二夫人亲派的两名嬷嬷,及给罗善之的两名妾室,另有小丫环子及管事若gān,由罗延成手下军士送了过来。
原来罗善之自请命往白瓦关御敌之后,便写信给远在西南的父母,又报喜讯,妻室樊璃有喜。
罗延成多年领兵,将长子jiāo付罗老爷子教养,如今儿子初初历练,更有许多嘱托,便亲笔写了封信,教心腹亲兵送过来。
罗二夫人听闻,正中下怀。她在西南边陲做当家主母多年,雷厉风行,立时在将军府里挑出来两名出挑的丫环,再配了侍候的嬷嬷小丫头子们,一起送了过来。
卢姨娘盼来盼去,竟然盼来了罗善之的两名房里人,又是罗二夫人送的,虽是通房丫头,在她面前却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罗延成的亲兵将信送至营里,罗善之阅毕,想到这偌大家口,再借住在薛宅,实有不便,便让那管事先将人安顿在客栈,去寻个宅子来安顿。
那管事不亏是罗二夫人手下臂膀,当日便在城中寻了一处三进的宅子,买了下来。又亲去薛府接了卢姨娘几人到了府里。
那两名通房丫头前来拜见卢姨娘,虽规矩礼数不错,但眉眼间的不屑之意,卢青芸更瞧的清清楚楚。
且她二人容色齐整,身条儿纤细,正是十五岁花一般的年纪,打扮的又入时,袖口领口皆镶着毛边,颇有几分西南边陲的民风。
卢姨娘千盼万盼,关起门来过独夫独妻的日子终究落了一场空。
想起离开京城之时,她在樊璃面前跪着表忠心:“奴婢是姑娘身边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为姑娘分忧。跟着大爷去边关,一定将大爷侍候的好好的,定不教大爷在外拈花惹糙!”
如今想来,她说过这话才几日?罗善之便添了两个房里人,且她压根无力阻止。
她倒全然不曾想过,樊璃听得这话,不定有多刺心。
当时樊璃身边还立着青芳。
青芳也是樊璃的陪嫁丫头,当初樊璃问她二人谁肯陪着罗善之去边关,青芳只往后缩,道姑娘如今怀着身子,无论如何,她得守在姑娘身边,瞧着小少爷出生才能放心。
至于大爷,乃是堂堂男子汉,武功又高,又是老将军得意长孙,xing子又稳妥,她侍候不侍候,也无甚大的影响。
卢青芸自告奋勇,为主解忧,虽教樊璃大松了一口气,但到底不及青芳贴心。
如今瞧着面前这两位二夫人赐下的通房,卢青芸几乎可以预见未来硝烟滚滚的生活,内心隐隐浮起个念头:这世上,恩爱如薛寒云与柳明月的夫妻,大约极少见吧!
连她这个日日闭门不出的外客,也能听到薛宅里仆人的议论,偶尔也能瞧见他们伉俪qíng深,携手而行。
罗宅如何,柳明月浑不关心,只吩咐chūn凤送一份暖宅仪。
反正她心里只认樊璃这位阿嫂,至于其余的妾室与通房丫头,全然不在她眼里。
倒是年后她想起一桩事来,便问起了薛寒云。
原来在此驻守的顾立将军身故,也不知他的家眷如何了。
薛寒云也是忙的昏了头,将此事忘的gān净,经得柳明月一提,顿时捂额长叹:“真是该死!这些日子尽忙别的事,都昏了头了,竟然不曾派人前去探望顾将军家眷。”
顾立过了而立之年,只有一子一女。
女儿今年十七岁了,儿子只有十三岁,皆在边关,由顾夫人抚养照顾。
自顾立身故,顾夫人也不肯带着孩子去老家,便仍留在此地生活。
“月儿真是有心,你先让chūn凤多买些礼物出来,我挑一个日子,与众师兄弟们一起去探望顾将军家眷。到时候月儿也一起去。”
☆、86第八十四章
顾宅在城东,离薛宅尚有段距离。
薛寒云带着数位师兄弟同行,门子往里通禀,得了顾夫人示下,才引了人至二门,一杆标枪便迎面而来,疾如流星。薛寒云忙搂着柳明月往旁边闪避,其余几人皆是好手,轻松避过,那标枪“咄”的一声钉在了二门的门框之上,尾部还颤了几颤,可见此人臂力极好。
门子的脸色都有些白了,正yù道歉,却从远处冲过来一人,年约十六七岁,蜜色肌肤,英气剑眉,身量纤瘦,着一身男装,一开口,声音却有几分雌雄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