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添很不耐烦地吼了他一声。
阿球习惯了凡事听李荣添拿主意,被李荣添吼了一嗓子,下意识一抖身子,还真的给了李荣添一巴掌!
“哎哟!”
阿球也是打惯了架的,手上有几把子蛮力。这一巴掌虽然并没出死力,却也打得李荣添脸颊发红,猛地蹦了起来。
“呃,呃,添哥对不住,我不是有意打痛你的……”
阿球傻眼了,自己gān嘛打那么狠?照李荣添的爆脾气,肯定会给自己回上一拳!
“打痛了好,打痛了好!”
出乎阿球的意料,李荣添居然哈哈大笑着拍打着他的肩膀,脸上的笑容比大中午的太阳还耀眼。
“阿球,我不是在发梦!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什么跟什么啊……阿球莫名其妙地看着李荣添又笑又跳,还不住地挥舞着手上那个褐色的小本子,吞了吞口水,决定问个比较安全的话题。
“添哥,时间不早了,我们是不是该去乡下了?”他们要骑着单车到南都市的乡下去收购第二天用的鱼皮,一来一回要四五个小时呢。现在不出发,就不能赶在天黑前回来了。
“还去什么乡下!”李荣添很豪气地一挥手,又抓住了阿球的肩膀:“我不摆鱼皮摊了,做大生意!”
大生意?
阿球想起添哥的本家叔叔,恍然大悟,自以为想通了李荣添怪异表现的根源所在。是了,前些日子隐约听添哥说,他在替他叔叔“带货”,比做小吃摊好赚。添哥如此高兴,是因为这件事吧?
“哦,添哥,你是打算专心做香烟生意了?”阿球试探着问道。
“不!”
阿球又一次意外了。添哥不做香烟,那……
“香烟生意算什么?我们要做更大的,做家电!电视机,电冰箱!这才是大生意!”李荣添显得很兴奋。
阿球大吃一惊。
“啊?添哥,这些……好赚是好赚,可要大本钱呢……”
他也听说从香都市那边往内陆带这些大家伙,尤其是外国名牌的,很是赚钱。可也得有本钱啊!在这个时候,一台电视机就要几千块,而普通家庭一个月的收入顶多一两百。几千块一台,进货少了也生意也做不大。况且,这东西还不好出手……人家花得起钱买电视机的人,哪里会信得过一个小混混,不怕买了水货?人家都要去大商场买货的……
阿球不是普通的少年,打小在街面上混大的,这些道理他是门儿清。按理说,添哥比自己更jīng明十倍,他能想不到?
李荣添知道阿球在想什么。他把一只抓在手里的小本子拍了拍,呵呵笑道:“阿球,不怕。本钱,我有了。接货的门道,也有人解决。我们只要负责把东西从香都‘带’过来,就能赚大钱!”
李荣添做了一段时间的“带货”买卖,当然知道“带”家电是最赚钱的,也是上头的人默许的。
当时华夏国国内的经营环境,对外国商品的控制很严,刚刚崛起的电器销售商们想要从正规途径买进国外品牌家电,可能xing基本为零。
可是偏偏此时国内对于这些家电的生产力也极差,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尤其像南方省这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老百姓就喜欢买外国货。
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是货源的稀缺,那么各种灰色经济的潜滋暗长便不可避免地发展起来。
在香都与南方省连接的口岸,很多人以探亲为名频繁进出,携带进口电器入境。国家本身,也有合法的收购站,专门收购这些大型家电,再批发到各大商场出售。当然,私下收货的人也有,而且出的价钱更高。
柳蔚虹向李荣添提出的合作方式,就是由她出本钱,并且负责买家这一块。李荣添只要想法子在香都找到廉价货源,并且把东西带回来就行。所得利润,柳蔚虹很大方地提议,五五分账。
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李荣添实在无法拒绝。
听李荣添这么说,阿球也跟着兴奋起来:“真的吗,添哥?”
“当然是真的!”李荣添又大笑起来。“走,我们今天就过对岸找我叔叔商量去!以后你就跟着我混这行了!”
“好!”
两个少年幻想着日后发达时的qíng景,兴冲冲地离开了这条乍bī的小巷。以后,李荣添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