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府第_作者:韶词(174)

  宜珞将头埋进佟姨娘怀里,藏起她叵测的心思,佟姨娘搂着女儿,心里却想着早日把宜珞嫁出去,宜珞的心思她堵不起,为了母子三人都能有条活路,早早把她嫁出府去或是唯一的法子。母女两人虽相拥相偎,心里却各怀鬼胎。

  这一晚,三少爷闻询也没睡个好觉,倒不是他也动了歪心思,纯是他老婆赵氏给烦的。赵氏也是出身官家,对官场上的事儿不说见识匪浅,也是耳熟能详的。她这会儿正和闻询“饭后运动”,闻询专注的啃着老婆香香的脖子,摸着那细细的水蛇腰心猿意马,努力制造第三代。

  闻询正啃的开心,赵疏柔忽然来了句,“相公,你说,四叔他会没事的吧?”

  “嗯……”闻询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声,侧过头啃另一边脖子,赵氏配合的扭了头方便他咬。

  “你怎么就这么确定呢?举子bào乱可不是件小事啊!”赵氏觉得闻询喷出的热气有些痒,挪了挪身子躲过热气,忽然又想到一茬,“还有六叔,怎么不声不响就跑了?你看公公婆婆脸色多差啊?”

  做为大门不出二门少迈的资深宅女,赵疏柔对她所能接触到的八卦本着一颗热qíng的心,她也没尴尬的姨娘婆婆,自是对顶头上司倍加关注,可惜,她的合作伙伴并不怎么高兴她对工作如此认真。

  闻询一脸黑线的抬起头,盯着赵氏看了半响,你妹啊!跟你老公躺在一张chuáng上还能想别的男人,数目还不止一个!浸你猪笼哦!

  赵氏没察觉,依旧专心致志的等着闻询的回答,闻询讨了个没趣,气哼哼的敷衍她,“有祖父和父亲在,总出不了差错,我们小辈专心当差就是了,别去想那些个有的没的。”闻询脑子转的也挺快,他怕赵氏万一动了不该动的心思,触了上头那几个的逆鳞,大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赵氏不知道有没有听出闻询的弦外音,见丈夫说完半响都没有动作,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彪悍的问他,“怎么不继续了?”

  闻询瞟她一眼,嘴上不饶她,“你都关心起我四弟和六弟了,我这做哥哥的怎能不也多关心关心?睡了,明儿早去府衙里好好打听打听。”说罢,闻询转过身子,对着里墙睡了,不一会儿便传来憨实的打呼声。

  赵氏一噎,又不敢推他,只得憋着劲侧过身子躺下,睡觉睡觉!盖着棉被纯睡觉!

  第二日清晨,孟家有官爵的都早早上朝去了,早朝过后,孟二爷特意寻了借口留下来,给几个机要太监塞足了银两,这才得了机会参见龙颜。孟二爷依着和老父商量好的台词和皇帝求了一通,终是得了首肯,允他私下江南暗地里查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面上以病假为由准了他半个月的休假。

  孟二爷得了皇命,当天回到府中一阵打点,傍晚不到便带着几个侍卫乘夜下江南去了。走之前,孟二爷又隔着门,往里头望谢氏,谢氏身子好多了,便是知道二爷在门口等着,谢氏也没叫耿妈妈开门让他进去,宜珈看着心急,乘着谢氏不注意一溜烟跑出房门,恰好与门口的父亲撞了个正着。

  宜珈乖巧的给父亲行了礼,故意大声问道,“父亲为何站在门口?外头风大,着凉了可就不好了!”

  宜珈竖起耳朵听屋里的动静,可惜屋里照样一点儿声都没有,宜珈失望的撇撇嘴,她爹妈到底是怎么了?亲妈不给力,宜珈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谁知,孟二爷扮演了一阵望妻石,坚定的打了退堂鼓。

  “珈儿,我一会儿就要去外省办差去了,没个十天半日怕是赶不回来。你娘身体不适,你也是大姑娘了,这些日子家里多看顾着点,万一有急事可找你祖父商议,我不在的日子里,你好好照顾你娘。”孟二爷对着宜珈说道,神色严肃,态度郑重。

  宜珈先是有些发愣,随后重重点头,“父亲放心,我定会好好守着我们这个家的。”孟家便是她的家,他们便是她最亲最爱的人。

  孟二爷点点头,学着宜珈放大了喉咙,说了最后一句,“我会带着闻谨一道回来的,你们放心。”

  宜珈顺着他的视线往屋子里看了一眼,屋里始终没有动静,二爷看了最后一眼,转过身子往屋外走去,宜珈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怔忪,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如此深深眷恋着这个家,希望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能欢聚一堂。

  宜珈眺望着天边,似要穿过万里河山,看向那远房的亲人。也不知道,大白的信送到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