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府第_作者:韶词(25)

  另一个女孩着嫩huáng色rǔ云纱对襟衣衫,头上挽着时下流行的高椎髻,又用浅粉色绸线松松垮垮的扎起,眉间微蹙,肤色有些苍白,樱唇削薄,一言一行中颇有点弱柳扶风的味道,若是猜的不差,这位就是大伯的遗腹子二姑娘孟宜琬了。

  宜琬身后跟着两个矮了半个头的小姑娘,看着倒也标致秀气,可举手投足间却没有宜琼和宜琬那种浑然天成的大气之感。稍大的那个处处透着股小家子气,举止也放不太开,显然是常在家中受气的庶女秋漪,而小的那个和则闵夫人一样,右腮有颗小小的黑痣,眼里透着股傲色,看穿着打扮比另一个qiáng了不少,应该就是闵家的嫡小姐雪融了。

  孟家的两个姑娘见了满屋子的人也不紧张,规规矩矩的给长辈请安。

  “宜琼(宜琬)给祖母、大伯母(母亲)请安。”小姑娘半福了身子,低着额头,动作很标准。

  闵家姑娘也跟着行了礼,神色却不如孟府姑娘自如,秋漪低着头一幅不问世事的模样,雪融则大着胆子频频望向谢氏和宜珈,间或用眼神向闵夫人询问。

  “快起来吧,看看谁来了,”孟老太太这话是对着宜琼说的,然后又指着怀里坐着的宜珈说,“这是你们六妹妹宜珈,宜珈,这是你大姐和二姐。”

  宜珈顺从的喊了人,好奇的看着两个女孩的表qíng。大姐宜琼的表qíng有点僵硬,即便知道对方是自己的生母和亲妹妹,可前一个在她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娃的时候就抛下了自己去了千里之外的山东,另一个是压根连面也没见过,对着陌生的亲人宜琼心里说不别扭那是骗人的。好在十几年来的淑女教养已经烙在了骨子里,宜琼用规矩得令人发指的礼仪拜了谢氏,镇静地应了宜珈一声“六妹妹好”,随后便自如的走到老太太身后,温婉的低着头不再言语。

  宜琬的反应更加自然,她恭敬的向谢氏行了礼,顺便用余光打量了一下宜珈,见宜珈口齿伶俐,长的又圆润可爱,心下对这个小ròu团并不反感,便对宜珈的问好微微一笑以作回应。

  站在一旁的雪融见没人搭理自己就一溜烟跑到闵夫人身边,嚷着要吃桂花糕,闵夫人有心让谢氏留意雪融,自不肯放过这个机会。闵夫人拉着雪融走到谢氏身旁,挤出个笑容对着谢氏介绍道:

  “亲家妹妹,这就是我家雪融,今年也虚满八岁,见着的人都赞个好呢。”说着还将雪融推到谢氏面前,雪融有些疑惑的看向母亲,受了母亲一记眼风后不太甘愿的给谢氏行了礼。

  此话一出,二姑娘宜琬立刻感觉像是被人打了一闷棍,这下黑手的还是她亲舅母。她这舅母自带着两个表妹投奔孟府以来,这些年没少问母亲讨要钱财,母亲念着与舅舅一母同胞,对着幼年丧父的两个侄女儿也多加照顾,钱财乃身外之物,宜琬本也不十分看重,但这几年来随着秋漪和雪融渐渐长大,舅母的心也就跟着大了,她倒没想到舅母居然痴心妄想的将算盘打到了二房嫡长子身上,这是要霸占整个孟家么!宜琬怒其不争的看向母亲闵氏,都是母亲的一味迁就才将舅母的心贯得这么大,闵氏感觉到了女儿的不满,有些不敢看宜琬。

  宜琼也虚岁十二了,在古代算是大姑娘了,焉有对这话不明白的道理。事关自己弟弟,宜琼也抬起了眼睛有些着急的看向母亲,想看看谢氏作何反应。

  谢氏的一颗心都扑在宜琼身上,见女儿看向自己心里是又惊又喜,鼻子又有些塞住的感觉。谢氏知道,此时将这件事处理的好,在女儿心里绝对起着加分作用,得让女儿对自己先有好感,自己的话宜琼才能真正听进去。

  谢氏深呼了口气,忍下对女儿的思念之qíng,脸上挂起笑容,仔细的看了雪融两眼,然后笑着夸道,“亲家嫂子家的姑娘果真是个不错的,”说着便褪下了左手上的白玉圆镯塞到雪融手里。

  闵夫人见那白玉镯子浑圆剔透,必不是凡品,又见谢氏态度亲切,心中顿时一喜,想来谢氏当真对雪融有几分欢喜。

  谁知谢氏随即脱下手上另一只玉镯,招招手示意闵秋漪过来,笑的更加和煦,“姑娘们是大嫂的侄女儿,也就是我的侄女儿了,若不嫌弃,姑娘们就跟着嫂子一样喊我一声姑姑吧。”

  闵夫人刚挂起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紧紧掐着手里的丝帕,谢氏对秋漪和雪融这般一视同仁,表面上是认同闵家家风,认为嫡庶教养的一般的好。可实际上,在她眼里,甭管你嫡出还是庶出,她一个都看不上,这才会对两个女孩一碗水端平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