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府第_作者:韶词(32)

  日子按部就班的过,等宜珈学会稳稳的写出“一”字的时候,白瓷选择加入了孟二爷的小妾团队,府里头从此多了个“白姑娘”。待宜珈认全了百家姓里的所有姓时,青瓷成了耿妈妈的gān女儿,嫁给了孟府采买办的小头目方管事,转眼变成了方家嫂子帮着耿妈妈管理内宅。第二年夏天宜珈过完三岁生日顺利背诵千字文全文之时,府里的白姑娘怀着八个月的身孕夜里长长睡不踏实,二奶奶心善请了城里诸多知名大夫入府诊治,谁料这白姑娘坚称没病不愿喝药,结果一日夜里发了噩梦,梦醒时却肚痛发作产下一个男婴,俗话说七活八不活,白姑娘的儿子自没能活下来,姑娘自己疯魔了一阵便香消玉殒了。世人皆道二奶奶慈悲为怀,白姑娘不知好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过不多久,府上便再没人记得白瓷这个人物,只有如今已做了管事婆子的青瓷每逢其祭日烧上些纸钱,唏嘘一番。

  虚岁四岁的宜珈约莫知道宅子里的明争暗斗,可她不是圣母帮不了每一个人,外加主使人大概或许可能是她亲娘,在谁都没用证据,人人都有嫌疑的qíng况下,这个可能被宜珈扔到角落里去了,上辈子做不出高数题的时候宜珈常用这个方法——做不出就不做了呗,换一道题试试。

  宜珈面临的新难题是姐妹相处。孟家姐妹目前一共有五个生活在一起,年龄成等差数列递减,最大的三姑娘宜琏现在十一岁,在坑爹的古代算大姑娘了,再过个几年该出嫁了,所以从年初开始谢氏就请了绣娘一对一补课教导宜琏女红,她没时间和几个妹妹们磨叽。

  因此常常抱团开茶话会的就这么几个:九岁的四姑娘宜珂、七岁的五姑娘宜璐、四岁不到的六姑娘宜珈,和三岁出头的七姑娘宜珞。开会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两个基本原则落实贯彻:中心思想是通过互相打击各自埋汰的方式促进姐妹感qíng,两项基本原则是能打倒一片的就绝不打击一个,互相斗殴事后记得毁尸灭迹。

  孟家是个书香世家,所以斗殴的主要内容围绕文化水平展开:

  “听三姐姐说,五妹妹你背完唐诗,开始读宋词啦,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境宏伟,诗才横溢,想来五妹妹必是熟读的,不如妹妹你全、篇、背、颂,也让六妹妹和七妹妹感受感受?”宜珂笑语盈盈,话中暗藏杀机。

  宜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只记得这一句,一句秒杀你。

  “六妹妹,父亲常常夸赞你过目不忘,聪慧过人。妹妹年纪小,姐姐我也不为难你,听闻妹妹两岁就学了三字经,想来六妹妹定是倒、背、如、流,姐姐说的可对?”宜珂用眼神挑衅着宜珈,宜璐心里默默打了个颤,看来四姐对她还是手下留qíng了。

  宜珈:==!“四姐姐天资聪颖,妹妹新学了首诗,有几句不解,不知四姐可否将曹子建《七步诗》的最后两句解释给妹妹听?”

  宜珂和宜璐立刻开始默诵,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宜珂顿时黑了脸,宜璐心中笑开了花,该!

  对七姑娘宜珞,大家都特别的宽容,连宜珂都转xing了:“七妹妹,随便背一首你会的吧。”

  ————————作为正常人反而被鄙视了的七姑娘很委屈的分割线—————————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的早,农历十月末,这满庭院的树叶都未来得及掉落,西风却已呼啸而至,耿妈妈拿着钥匙从谢氏的库里翻出一摞摞华贵皮料,各式花样的手笼,针线房也开始了赶工fèng制冬季衣物。

  谢氏明面上永远不会让人挑出错来,布料店里送来的料子每个姑娘都能挑上四匹锦缎fèng制冬衣,并两块加厚布料改作夹袄,谢氏又给她们一人添了两件皮货用作大氅御寒。谢氏库里的东西多是从平鎏侯府里带回来的,虽然样式不是当下时新的款式,但东西质地却是外面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耿氏有些心疼,像这一整块的玄狐皮用一块少一块,六姑娘年纪小用了làng费,穿一季明年就使不上了,其他几个还不是从谢氏肚子里爬出来的,白便宜了她们。

  听着耿妈妈的抱怨,谢氏有点好笑:“平安,你可还记得我小时候太太给我用的都是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