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府第_作者:韶词(35)

  谢氏大脑高速运转,瞬间打通任督二脉想通了关节,她有些无语的看向沈氏,好歹你也是大家子里出来的姑奶奶,怎么连这点伎俩都看不透呢,被冤枉了不想着平反,反而离家出走跑到大伯家里找妯娌诉苦,这得多豆腐的脑子才想的出这种主意!

  孟二爷大致了解qíng况后,立刻修书一封快马给弟弟寄去,书中大摆圣人之道,旁征博引力求打消弟弟和离的念头:没老婆的男人日子难过,没娘的孩子更是可怜,你丫要是不想被老爷子从京城里奔出来拿鞭子抽死,就乖乖过来给弟妹道歉,然后把老婆领回去好好过日子!

  事qíng的后续发展并不向二爷心中期待的方向发展,孟三爷在老婆走了几天后怒气消了,脑瓜冷却了,思维正常了,这妻子是万万不能休得,但这也不代表他就愿意让沈氏继续迫害他的血脉,三爷自己是庶出出身,对这庶出子女看的比二爷重得多。沈氏平常对庶出子女的苛待三爷是看在眼里的,无论沈氏到底有没有迫害两个姨娘,在三爷眼里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了,这次的事不过是个发泄的契机而已。

  孟三爷最后决定让沈氏留在兄长家里照顾自己的嫡出子女,庶子打包寄到蜀中和赵姨娘团聚,变相地将嫡系一脉排出了三房核心区。沈氏气得直跳脚却也无可奈何,转念一想自己不用去蜀中受那活罪,还能就近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沈氏心里又烫贴了,一副有子万事足的表qíng看得谢氏直叹气。

  原本愁云密布的三房子女们yīn转多云了,宜琏拍拍胸脯,亲妈没被休,风声也没传出去,不影响她的终身大事!宜璐笑得灿烂,嘴巴都咧到耳后根了,最疼她的亲娘回来了,再被姐姐训的时候有人帮忙了!孟闻谏一颗担忧了好几天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安心备考啊!要考证的孩纸伤不起……

  一直艳阳高照的二房不开心了,二爷心想:你把侄子侄女寄养在我家也就算了,现在连老婆也送过来了,你是想怎样啊!二奶奶哀悼:有个没脑子的妯娌比再添一打妾室还令人yù哭无泪。宜珂面目狰狞,以后不能随便欺负宜璐了,她多了个帮手!宜珈:好像和我没多大关系。

  这个冬天早早下起了雪,瑞雪兆丰年,从府尹到百姓大家都挺高兴,节日的气氛也就更浓了些。沈氏跟着谢氏参加了好几场贵夫人聚会,成功把自己直率的xing格推销了出去。第一个买单的居然是很久没有挑起是非的晏太太。谢氏看着沈氏和余氏两个明显都缺根筋的女人迅速勾搭在一起,今天沈氏去余氏府里喝个茶,明天余氏来沈氏屋子里下个棋,日子过得好不热闹,谢氏的神经也就绷地紧紧的,反复叮嘱宜珈没事别往三婶屋里跑,省得不知不觉答应了什么,传了出去可真是哑巴吃huáng连有苦说不出了。

  谢氏的担心维持了整整一个冬天,又晃过了大半个夏天,直到孟闻询考秀才前才放下。余氏和沈氏决定结亲家了!待孟闻询考上秀才,谢氏便去晏府提亲,迎娶晏家大小姐、余氏嫡长女晏凝波。

  乍一听这个消息,谢氏松了口气,总算打得不是我女儿的主意。回过头来又想了想,突然惊出一身冷汗,火急火燎的冲到沈氏房里,仪态也不顾上了,开口直问:“弟妹,和晏家结亲这事儿你和三弟商量过了么?”回答千万要是肯定啊啊啊啊!

  沈氏一愣,随即支支吾吾:“这古来婚姻之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这个做母亲的同意了,三爷应该……也不会……反对……吧,你说呢,二嫂?”沈氏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谢氏。

  说你个大头鬼!谢氏简直给气乐了,嫡长子婚姻大事不和他父亲商量自作主张,沈氏是嫌三弟没早休了她么?

  “这事儿我说了不算,你得自己去问三弟,还得抓紧着办,这外头已经有些风言风语了。”谢氏气过了头反而平静下来了,凭良心来讲,晏家这门亲算不得好也称不上坏,晏老爷官居四品,三弟现在还是个六品,从表面上看倒是沈氏高攀了晏家。但从家世来看,晏家不过是近年的新起之秀,几乎算不上有什么根基,说狠了只要这晏老爷有个什么,晏家垮塌不过弹指之间。再看孟家,世代书香,家世渊源,老爷子在朝中虽领了个闲职却桃李满天下,颇有地位,沈氏娘家也几代为官,虽没什么大人物,但根系颇深也不容小叙。

  可惜沈氏只看重了晏家的表面光辉,却瞧不到光鲜外表下的摇摇yù坠之势,白白làng费了个嫡子。不过这三房的好坏又与二房有多大gān系,谢氏何必做这吃力不讨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