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清耀这会儿日子也很难过,心中有些埋怨父亲,若不是他太过冲动,口不择言,事qíng又怎会变成这个样,只要父亲轻言细语,拿出长辈的身份,难道做媳妇的还能拒绝不成,这下可怎么是好。
自从上次流言传出,又跟老大老三分家,他已经隐隐看得出来,三皇子对他们没有以前热络,原想借弟妹的画去讨国舅爷欢心,谁知事qíng还闹这么大,他也是有苦说不出,这事本就是他自作主张,又不能把国舅爷给供出来,否则,岂不是把文家也给得罪了,只能硬生生咽下这口气。
燕清耀忽然发现,他现在这日子,还没有以前好过,手头也没有以前松了,以前大哥袭爵,花公中的银子不省,现在自己袭爵,看着弟弟们花钱如流水,他的那个心都跟着疼了,只是又不能说什么。
燕清耀愁啊......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的第二更。o(∩_∩)o
☆、120、第一百二十章...
120、第一百二十章
十一月底的时候,京城西大街繁华之处,一座万书楼静悄悄的开张,只要是有功名的学子,就可免费在那借阅书籍,不过由于还有一个月就过年,去的人倒是不多,大多是一些京城内外,家境贫寒的学生。
杨初雪听到消息,暗赞了大哥一声聪明,今年一直到了七月,京城里赶考举子,还有好些没有返乡,九月才走的七七八八,这十一月开张,正好是生意清冷的时候,既不会引起注意,也不会引起忌惮,都只会当大公子身子不好,遗憾自己一身才华却无所用,所以才开一间万书楼,以期望可以帮到更多的人。
待到三年以后再次会考,万书楼就已经扎下根基,有些人纵然想行动,怕也是来不及了,更何况,万书楼还有不少名家的亲笔字画,挂在那里以供观赏。其中杨初雪就按照万书楼的模样,绘制了一幅万书楼图,进去的人首先看到,无一不大加赞叹。
而燕三夫人的名字,也经过万书楼的宣扬,在民间传了开去,以前则只是一些达官贵族知道。
万书楼开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只要去过的人,无一不对燕清荣感激涕零,他们都是贫寒学子,能得到如此学习的机会,又怎能让他们不感激。并且万书楼除了看书之外,每层楼都还设了座,不仅供给学子安心看书的地方,还可以供他们jiāo流。
若是遇到困难的题目,也可在万书楼挂榜,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帮着回答,有些是燕清荣专门找来的名家指点,有些是前来看书的学子,仗着有几分文采,借此机会博名,只要回答了题目,一般qíng况下,万书楼都会在一楼大堂贴个榜,不仅把题目,并且把答案也公布上去。
如此一来,万书楼在那些民间学子的心目中就更加神圣,既可以借阅书籍,还可以借此扬名,最开始,燕清荣还会找来名家答题,以宣扬一下万书楼的好处,到了后来,学子们对答题,简直就争相不让,出名的机会,谁不想要。
燕清荣有些头痛,后来还是静安侯想了个办法,让他把所有答案都公布,再让学子们选谁最好,万书楼一时之间,在京城内外低下阶层的学子里火得不得了。
唯一可惜的是,目前亏着本,不过燕清荣也不着急,这才只是刚开始,小小本钱他亏得起,更何况,借书出走的学子,已经还了不少亲笔抄写的书籍,想来,离下一家万书楼开张,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了。
静安侯此时也跟云南搭上线,借燕清荣的光,又有地方官员关照,生意那是一路顺畅,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杨初雪知道后,脑子迅速运转,跟燕清荣商量了一下,每人拿了二十万两银子出来,各占了两成份。
静安侯当时只笑,暗赞流云居士会做生意,所思所想竟都在他的底线之内,当即也没讨价还价,便把契约书给签了,燕清荣见他如此大方,面上一红,瞪了杨初雪一眼,都是这女人唆使的,不过心里对静安侯,却是又添了几分好感,对弟妹看人的眼光也赞叹不已,需知,京城里在几年前,锦绣坊和四季坊,可都排在云裳坊前面,弟妹却硬是能慧眼识珠,面儿都没见,就跟静安侯搭上关系,并且还放心胆大的把书稿jiāo给他翻印,若是换了其他人,得到如此多的好处,不想法设法,追根究底才怪。
其实,静安侯此举,也不是没有好处,他心里仔细想过,自从跟流云居士接触以来,不管是她自己的生意,还是合伙做的生意,竟是没有哪一项不赚钱,云南那边可以说是冒险,有人想要加入,四成利而已,多一份保障他给得起,并且他还暗暗想过,去到云南的地界,怎么也要给镇南王上好处,但加个燕清云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