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楣_作者:弄雪天子(32)

2017-08-20 弄雪天子

  路礼手里握着珍珠,左右为难,这享城最好的医馆就是济民堂,再说,他们姐弟得罪了程家,别的医馆,就更不愿意给姐姐治伤了……

  路三娘扭头,看着顾婉,很诚恳地道:“小娘子,你看?”

  顾婉摆摆手:“小伤而已。”说着,她便走到旁边一个小摊贩前,笑道:“大娘,你这葱和蒜怎么卖?”

  那大娘莫名其妙,最后还是让顾婉花了两文钱,从她的摊子上抓走一大把蒜瓣,还有两棵葱。

  周围围观的人群指指点点的,济民堂的中年大夫更是忍不住皱眉,想起刚才的事qíng,对顾婉却是忌讳三分,“小娘子,你何必多管闲事,跟我们济民堂过不去!”

  顾婉只是看他一眼,笑道:“这是什么话!医者父母心,你们济民堂不治病救人,难不成还要拦着别人?”

  她口中笑谈,动作却不停,从药箱里取出一块儿gān净的纱布,又拿了一把银光闪闪的小刀,将大蒜内膜剥下来。

  走到路三娘身边,用纱布替她把伤口清理gān净。

  济民堂的大夫脸色红红白白半天,哼了一声,一扭头,抱着胳膊冷笑:“路礼,路三娘,随你们怎么折腾,我到要看看,怎么用这乱七八糟的东西当止血药使!”

  第二十一章授业

  更新时间2012-9-611:05:31字数:2445

  他的话音未落,就看见顾婉在路三娘额头的伤口边沿处,用手指捏了一下,接连变换数次指压的位置,然后把大蒜内膜轻轻地贴上去,紧接着又贴了一层,在众人的注视下,那本来怎么也止不住的细流,居然渐渐停住。

  那卖葱的大娘愕然:“……啊?我这蒜瓣的效果,竟然比济民堂的止血散也不差了……”刚才上止血散的时候,大家都看着,效果并没有这般好!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三十两银子的止血散和几文钱都用不了的大蒜,这对比太鲜明!鲜明到就连那位大夫的脸色,也变得铁青。

  顾婉失笑,其实差得远,这大蒜内膜只是起到一个创可贴的作用,实际上止血,是她指压的效果,刚才济民堂的止血散,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这话她肯定不会说。

  顾婉轻飘飘地看了济民堂的大夫一眼,对周围围观的老百姓道:“如果伤口不大的话,贴贴这大蒜内膜,对伤口愈合有好处。”

  周围的人连连点头,这个年代所有人都是敝帚自珍,许多很简单的常识方子,都是家传秘传,根本不会让外人知晓,那些当大夫的,就算知道一些简单易行还便宜的药方,也轻易不会透露——若是透露出去,药铺里昂贵的药物,还有那个片瓦遮身的小民会去买?

  一时间,大家看顾婉的眼神便和刚才不大一样。

  顾婉又把纱布缠成一团,沾了些许葱叶内膜的汁水,替路三娘把鼻血止住,笑道:“没事儿了,这几天伤口别沾到水,放心,不会留下疤,我再给你开一副药,喝了对姐姐的身体有好处。”

  药?路三娘咬了咬嘴唇,脸上现出几分为难。

  顾婉知道她是担心药钱,gān脆也不开方子,挑挑眉,“放心,都是很常见的药,这里就有。”

  说着,顾婉就再几个卖药的郎中摊子上挑挑拣拣,捡了几味药出来,都是生姜,山药,白术之类寻常药材,她根本不用称,手上稍微一掂量,就能拿准分量。

  所有的糙药加在一起,也就三十文钱,顾安然赶紧掏出荷包,先给垫上,路三娘姐弟两个讷讷半晌,没有拒绝,只是,路礼无论如何都要写下借条,说是等来日他赚了钱一定还。

  顾安然没有推辞,路礼有手有脚,几十文钱,总不至于还不上。

  “有几味药,尚需要pào制一下。”顾婉四下看了看,从旁边炊饼的老大娘那里,用三文钱买了点儿炭火,又从对面风烟楼借来铁锅一口。

  然后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药材清洗gān净,点燃炭火,把锅热好,挑出几味药,扔进锅里,开始翻炒……

  几个郎中都瞪大眼睛看着,就连那位济民堂的大夫,也面色凝重,老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

  “难不成,这就是炒炭?”其中一个糙药郎中见顾婉手法娴熟,皱眉沉思半晌,猛然一惊,大叫道。

  顾婉有些惊讶,手下不停,回过头看了那郎中一眼,见他穿的衣裳打着补丁,却还gān净,面白无须,大约三十岁左右——这炒炭法很早就存在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就有说到,不过,经过多年战火,早已经散佚不全,这类书,大概也只有世家望族的藏书楼里可能有藏本,还不一定齐全,如今大多数郎中,可不知道炒炭这种pào制中药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