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这般说了,大臣们也只能收声,总不能说皇帝连选择贴心的继承人的权力都没有!肖王的脸色不大好看,他看重的孙子年纪都已经十岁,高王到松了口气,他家三郎才六岁,刚刚合适。
沐延旭根本不放这些王公大臣离开,直接让内侍去宣旨,省得他们教那些孩子说话。
不多时,内侍领着懵懵懂懂的十几个孩子上前。
孩子们年纪小,被一大群或胡子花白,或面孔狰狞的老头瞪着,一时便有好几个吓懵了,还有嚎啕大哭找妈**。
于是,有一批被哄着送了回去,再除去几个生得不好,或者家里是独子的,还有几个一问,没有开蒙,没有读书识字,这些也不行,最后剩下十几个人。
其中有三个最有竞争力,大家也都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三个身上,一个高王家的三郎,六岁,生得唇红齿白,分外可人。
还有一个是齐王家的九郎,身材高大壮实,长得虎头虎脑,却偏偏眉清目秀,眼里也有机灵劲儿。
最后一个,便是留哥儿,他身份最高,人长得也端正,加上他被沐延旭教导多日,虽说不知来此为何,却毫不紧张,看着小大人似的,很是稳重,大部分臣僚见到他,即使是有私心的,也得承认皇帝的眼光不错。
这三个都挺好,众大臣齐齐把目光放在沐延旭身上,看他如何挑选,怎样让所有臣僚和皇室中人都心服口服且放心。
沐延旭低下头,目光在所有的孩子身上扫过,直接便问:“你们年纪虽然小,但生在皇家,已经明白事理,朕这次叫你们过来,也不瞒着你们,就是为了从你们中间,选择一位当储君,储君,便是未来的皇帝,不可轻选,朕也不多问,只问你们一句,将来若是为帝,尔等想gān什么!”
一时间,大殿里静了静,许久,才有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回道:“我要很多很多的糖果吃,阿娘总是不肯给我!”
一句话,让所有的大臣愕然,这时大家才想起来,在场的都是些孩子,立时便有老臣开始担忧——这样选择储君,未免儿戏!
不过,紧张的气氛到是没了,很多孩子都开口,答案五花八门,当然,这些都是在家里没受过多少教导,还是孩子心xing的。
很快,三郎和九郎便脱颖而出,三郎的声音清亮,一开口,就把周围的声音都压了下去:“我若为君,必亲贤臣,远小人,努力关注民生,教化万民……”
这孩子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虽然还是比较空,但却表现出熟读经书,还会运用,对一个小儿来说,十分难得。
高王脸上,立时便浮现出一丝笑意。
九郎也不甘人后:“我要亲征达瓦,开疆辟土,让万国来朝……”
他的话,也是响亮动听,还有真qíng,大臣们都会心一笑,便有人感叹,不怕大庆朝后继无人。
唯有留哥儿,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
☆、第二百六十九章太子
沐延旭手心里隐约开始冒汗,他甚至猜想,莫不是自家那位弟妹不乐意孩子被过继,曾对留哥儿说了什么,要他不出风头?
此时,已经有人暗中琢磨,看来储君之位,必要落在三郎和九郎身上,甚至有人开始想着要怎么拉关系,怎么得好处。
虽然也有看好留哥儿的大臣暗暗着急,但这种时候,是不可能有人出声提点。
沐延旭看了底下众臣工一眼,轻咳一声,面无表qíng地提高声音道:“沐博雅,你为何不曾发言?你将来若为皇帝,难道就没有想做的事?”
他一开口,众人一下子静了下来,高王面色一凝,心道——看来万岁爷还是最看重七王爷之子。他到不觉得奇怪,人有亲疏远近,和七王爷沐延昭相比,他与皇帝的关系差得太远。
所有人的视线一下子全部落在了留哥儿身上。
这孩子似乎被吓了一跳,略有些踌躇,不过,脸上到没露出惊容,依旧稳稳当当地立在殿内,听见沐延旭的话,留哥儿略微沉吟,才抬起头,认真地道:“皇伯父,博雅有些怕。”
沐延旭一怔,眯了眯眼:“博雅怕什么?”
留哥儿咬了咬嘴唇,轻声道:“博雅自幼常在内廷,经常看到皇伯父和父亲,做事之前,反复思量,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只要想到,若是我做了皇帝,只要做出一个决定,就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人的生活·我就怕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