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孟氏据说闺阁中的风评很好,今年十六岁,因为母亲早亡,所以一直帮着父亲打理府上的事物,正是因为觉得父亲不易,所以拖到了十六岁还没有嫁人,直到自己的胞弟能够独当一面了,才放心的嫁人。孟氏的胞弟也已经有十四岁了,等孟氏嫁人后,也过不了多久,就会娶亲,刚好可以弥补孟氏不在的遗憾。
十六岁也不算太大,妍姐儿也是十六岁嫁的人。嫁到了她舅舅家,如今日子据说过的还可以。
秦氏说道:“等年底你二哥回来,就把人给娶回来,我也就放心的当婆婆了,这个家就jiāo给她了。”静姝深以为然,当家也挺辛苦的,有个人承担,自己也可以偷懒。
毕竟儿媳妇当家名正言顺,孟氏以后是二房的长媳,不jiāo给她jiāo给谁?
郑敬之当年并没有考上进士,还是受了打击的,回去了江南一趟,又过了来,说是以前没有把科考当成一回事,所以一直怠慢着,这次一定要考出个成绩来。
说起来,他今年也已经十九岁了,是个大龄青年了,但是他却说不考上进士不成亲,他家里的人也不好违逆了他,只看这次的成绩了,如果好没有考上,那是绝对不会再等他三年了,直接就给他配人了。
反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不同意,到时候用只大公jī也把堂给拜了。
芸姐儿却是等不到郑敬之的回应,加上郑敬之又没有考上,所以三房的全氏做主,把她许给了自己娘家庶出的侄儿,也算是门当户对,就等着过段时间就要娶亲了。
芸姐儿今年也已经十五岁了,正好是及笄的年纪。
唉,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要嫁人,真的是很可怕,有时候静姝想,自己也是只有三年的逍遥时间了,以后也免不了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会不会适应?
有没有婆婆小姑子刁难?为什么时间就过的这么快呢?
眼看着前面的姐姐们都嫁了人,如今都轮到芸姐儿了,下一个就是婷姐儿,那么再下一个就是自己了,太可怕了!
如今身边一直留着的就是锦绣了,彩云等人都已经嫁人出去了。多多少少升上了自己身边的一等大丫头,下面又新来了四个二等的小丫头,据说这以后就是自己到婆家的班底了,年龄和自己也差不多大。那四哥二等的丫头都是长得很可人,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静姝却知道,这是家人给自己准备的通房人选,可悲啊,女人!
明明那么不喜欢通房,但是不得不提前准备,就是为了防止以后的姑爷在外面乱搞,用身边的丫头把人给拴住了。
“姑娘,这件衣服怎么样?”多多拿出一件新做的衣服,静姝看都没有看,说道:“就这一件吧。”
明天要去三婶那边,芸姐儿要嫁人了,身为妹妹的自己要过去瞧一瞧,虽然添妆不用自己,但是送送小荷包之类的,还是需要的。
话说三婶全氏被分出去后,还是不甘心,到这边讨好了老太太,但是老太太就是不松那个口,已经分出去了的,还能说再回来?
何况这是老太爷做的决定,她是从来不违背老太爷的意思的,不然老太爷的面子放在哪里?
全氏努力了好长时间还是被分了出去,也就没有再下那个功夫,既然已经得不到好处,那还làng费殷勤gān什么?所以真的逢初一十五才过来一趟,如今自己的大儿子萧咏也要定亲了,还有庶女芸姐儿,把这个麻烦解决掉才是当务之急的事qíng。
所以和自己的娘家嫂子一商量,她那边正好有个庶子的婚事不好解决呢,于是两人立刻合拍,庶子,对庶女,又都是亲戚,而且都是自己看不顺眼的碍事的人,赶紧把他们配对吧,反正这成亲的规格都是有定例的,多的咱是一分钱也不会出的。
等成了家,把人分出去,免得天天在身边碍自己的眼。
芸姐儿的婚事就是在这样的qíng况下定下来的,芸姐儿是听说成亲后能分出去,才没有闹腾的,只要分出去了,她就有把握把日子过好了,然后拿捏住丈夫,自己就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了,比在这里处处受气qiáng!
至于郑敬之,虽然还是心里遗憾,但是芸姐儿等不起了,她的年岁已到,只能是快快的嫁人,免得惹了嫡母烦。
看见静姝给自己送荷包,芸姐儿笑道:“也就是你肯过来看我了。大姐姐,二姐姐,三姐姐她们哪里肯来?别人更不用提了,以后我去了婆家,分出去后,你过来看看我,我们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