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冷冷的看着这主仆二人,果然是主仆qíng深,可惜这个主子似乎不知道自己的仆人有多忠心,这么急就把她给推出来了,真是好笑。
“王爷,要杀要剐,老奴都不会有任何怨言,只希望王爷今后对侧妃好一些,侧妃是真的喜欢王爷您,这世上再也没有侧妃那么喜欢您了!姑娘,老奴不能再服侍您了,您自己保重。”
冯素心呆住了她没有想到秦嬷嬷能够这样做,她以为秦嬷嬷为了保命肯定要把自己给牵扯进去。但是秦嬷嬷这样说了,她反而轻松了,自己没有事了,真没有事了,秦嬷嬷一个人承担了。所以她道:“秦嬷嬷,真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果然是你做的,我刚刚还不相信,还以为是有人冤枉了你,可是你真的做出这种事来,为什么?你为什么不听劝呢?我都和你说了,王妃是好人,你还要这样。”
秦嬷嬷是心如死灰了,冯素心再说什么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跳梁小丑!成王让人把秦嬷嬷拖下去,又吩咐道:“冯侧妃治下不严,出现这样的事,禁足半年!”
静姝知道了事qíng的始末,冯素心虽然人不咋的,但是这个秦嬷嬷却是真心为她好,可惜啊,她竟然就这样轻易的舍弃了。而冯素心,现在还不能没有了首先德妃那边过不了关,其次有她这个侧妃站着位置,也避免别人再送人进来,这是成王这样想的,而冯素心这样对待下人,还有谁会真心为她打算?以后在府里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这样的惩罚,往往不直接打死要难受的多!
怎么可能是秦嬷嬷一人所为?这云锦料子府上除了静姝,也就只有这冯侧妃有,秦嬷嬷怎么可能瞒过冯素心做这样的一个布偶?
再说,这请人诅咒需要钱,这是个大头,还有贿赂夏婆子也需要钱,这秦嬷嬷不可能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钱来!
在问出是请了外面的朱道婆做的法事后,秦嬷嬷是彻底的没有了活下去的机会,成王又派人把这朱道婆给秘密的解决了,这样的事qíng,让外人知道了也不好,滴水不露的才是好方法。据说那朱道婆那里还诅咒了许多皇亲国戚,不过随着她的死亡,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只是成王对那平乐侯府更厌恶了!
作者有话要说:秦嬷嬷其实是真的对冯素心好,可惜冯素心这个人
107、官员大地震
报国寺的和尚过来念了今天的经,那布偶也被烧了,屋子里还挂了好几个符,静姝觉得无语,可是这边的人信这个,也没有办法。眼看着自己都七个多月的肚子了,行动是越来越不方便。而且让静姝觉得特别不好的是,就是老是想要上厕所,据锦绣说,她当时这个时候,也是如此,等生完孩子就好了。
朝廷上也有一个大地震,原来这次京郊受灾比较严重,皇上下旨让户部拨银去赈灾,但是这个时候,户部却拿不出银子来。皇上震怒:一年的税收,半年不到,就入不敷出,这银子朕到想问问到底跑哪里去了。
于是让大理寺彻查,这样一来就牵扯出很多官员,除了和户部借银的,还有以各种明目贪污的。
本来,这几年都国泰安康,户部的银子都是没有怎么大用,反正每年都有税收,只要管够一年就行了,原来的只要上头不查,谁会管银子到底用没有用?你要是问,我就说,在银库里呆着呢,反正你也不会让我一下子把这么多银子摆在你面前不是?
所以有心人就打起了这些银子的主意,美名其曰:借。
借一年是借,接两年是借,只要你不查,我照样用,不过也确实有接了就还的这些是没有什么坏心眼,要占国家便宜的,但是肯定有存着侥幸心理,觉得拖得越久,这越是一笔糊涂账,到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的,有便宜不占,那还是人吗?
但是谁知道这鬼天气突然这样了,弄得京城的郊区都受了灾,又是在天子脚下,如果是外地,这还能借助地方的税收,和一个拖字诀,把这事给圆了,但是现在为什么这么倒霉?
皇上一震怒,这户部官员首先就难以逃脱,查账的查账,削官的削官,首当其冲,这户部尚书是保不住了,出了这么大的漏子,你还想一点儿事没有?
打量大家都是傻子啊。这就跟现代出了什么事故一样,头头是要负责的。然后是账本上借钱的人,限期还款,如果不还,又爵位的削爵位,没有爵位的就用家产还。一时间,这京城里好多人家都在筹款还钱。另外拔出萝卜带出泥,又抓了几个典型也让大家看看下场。户部大多数官员都没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