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纪事_作者:打字机N号(151)

  江一留想着,今天晚上去大姐房里打探一下大姐的口风,看她会做出什么选择。从江一留心里出发,他还是希望大姐能够读下去的,因为他看的出来,大姐真的很珍惜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老家里她房间的柜子里还整整齐齐叠放着当年的书本,上面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还有一件事,江一留想着能不能他也来县里读书,小学的知识对他来讲实在是太简单,每天在学校里,除了陪阮阮几个玩耍,几乎没有别的事qíng可gān,这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实在是太无聊了。而且对于七十年代末,他有自己的规划,在校园里耽搁太久,显然不符合他的计划。

  “小宝,我们该走了。”

  江大妮开心地抱着怀里的布料,还有同色系的丝线和纽扣。

  江一留的思绪被打断,看着笑靥如花的大姐,笑了笑。

  几人离开没多久,供销社门口出现了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面容苍老的妇人,死死盯着几人离开的背影,咬了咬牙。

  这人正是几年没有出现的范晓娟。

  前些年,她经大嫂介绍,嫁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城里老头,媒人介绍时,将这户人家夸的天花乱坠,什么有房(三十平)有车(自行车),家里孩子已经成人,不需要他们长辈照应,范晓娟当时烦恼于村里的流言蜚语,打听了一下那个男人的工资,稀里糊涂地就嫁了过来。

  谁知道一切都是骗人的,那个老头子爱喝酒打人,前一任老婆就是怀孩子的时候被打了一顿,这才难产去的。范晓娟嫁过来这一两年,身上就没有少过伤。而且她已经是离过一次婚的人了,名声也早没了,要是再闹离婚,估计就要回娘家住一辈子了。

  这户人家家里孩子成群,都已经嫁娶,最大的两个儿子年纪比她也小不了几岁,娶得媳妇也都是厉害货色。自从她嫁过来,那两夫妻就搬到了那套只有三十平的小房子里,还拖家带口的,十几个人挤在一块,她就是想给老头子再生个小的,也找不着机会。两个儿媳妇还隔三差五的向老头子告她的黑状,老头子的工资两人也盯的牢牢的,一分都到不了她手里。

  嫁到那个家,当牛做马,一点好处都没有,这些年,范晓娟的日子,过得是真苦。她也不是没有后悔过,在现在这个丈夫的对比下,曾经勉qiáng果腹的生活显得是那么的幸福,有爱护她的丈夫,可爱的孩子,可是想起现在还在黑省改造的江大川,她又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日子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度过。

  刚刚范晓娟是在老头子的bī迫下来供销社买酒的,身上围着块大围巾,就是为了遮盖嘴角的淤痕,她自然没有错过江家姐弟从供销社出来的qíng形,也看见了江大妮手上那块军绿色的布匹。

  凭什么她的日子这样哭,那个以往的受气包却过上了好日子,范晓娟咬了咬牙,心里闪过一个恶毒的主意。

  第63章 刺绣

  “大妮, 你怎么买了一块布料回来这等做完得花好几天的功夫吧,我给你的布票不是够了吗?”

  江大珍中午下工回来, 看见侄女正拿着一块布, 婆婆瞿颖在帮她用皮尺量尺寸,立马就猜到侄女可能为了省钱, 没有买已经做好的成衣,有些不满地说道。

  她可是已经和丈夫说了,明天带工友来家里吃饭的时候把向前进带上, 可现在侄女身上就那么一身旧衣服, 会不会给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江大珍胡思乱想,总想第一次正式见面,让侄女给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论这事成不成, 态度首先就得摆出来。

  “新做一件衣服是来不及了,我那还有一件去年新作的衣服,我还没怎么穿过, 我看稍微改改,大妮也能穿。”

  江大珍在自己身上和侄女身上比划了一下, 思考了一番拍拍手, 觉得自己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太棒了,风风火火地就要上楼去翻柜子, 将压在箱底的那件衣服找出来。

  江大妮看姑姑这副样子,心有惴惴,想着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原本开开心心拿着布料比划的手有些不安地放了下来。

  “行了行了,大妮不也是想省点钱吗,我看大妮这样就很好。”瞿英啐了媳妇一下,对着一旁的大妮说道:“我有点口渴了,大妮你帮我去倒杯水来。”

  大妮放下手上的布料,应声离开去了厨房。

  “妈,我这不是急了吗?”江大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刚刚那个想法还是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