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留从口袋里掏出一堆零零碎碎地零钱,他当然不可能用妈妈给大姐的钱,那些买蛤蜊油和麻花的钱都是他自己的,这么说,只是让大姐更好接受罢了。
江大妮看着垂着头认错的弟弟,叹了口气,摸了摸弟弟的脑袋:“以后可不能乱花钱了,知道吗。”
说完又从那堆散钱里拿了张一块钱:“大姐用不了这么多,你拿着和向学买点零嘴吃。”
江一留接过了那张钱,现在的他明白,或许自己收下了这一块钱,大姐会更开心。
离开书房的时候,江一留转过头,对江大妮郑重地说了一句:“我觉得大姐绣的很好,在我心里,比白奶奶绣的更好。”
说完,红着脸出去。
江大妮坐在chuáng上,听着弟弟的话,嘴角向上,笑的无比开心。
第64章 打jī血(捉虫)
孟平川在机械厂gān了半辈子, 在厂里也结jiāo了不少老工友,而且以他的资历, 几年前就开始带徒弟, 厂里收的新工人都会在他手底下培训一段日子,也算有些师徒qíng谊, 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有不少人来拜年,多多少少都会带些家里的土产来,这让孟平川有些不好意思。
而且机械厂不是什么小厂, 这里头的人qíng往来也是一门学问, 所以孟平川gān脆每年过年前请厂里的好友和懂事上进的徒弟来家里吃饭,把饭菜准备的丰盛些,给家里经济紧张的亲友开个荤。
同样是一个厂里的, 比起那些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堆, 自己还生四五个个工友来说,没有兄弟需要接济,又只有两个孩子的孟平川日子不要太悠闲, 这也是他们不推拒的原因,有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就等着每年这一餐。
瞿英从一早上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又是杀jī,又是剖鱼的。
大公jī是江大海天还没亮就送来的, 那时候江一留还和表哥窝在被窝里,等他们下楼的时候,江大海早就赶回村里上工去了, 瞿英和媳妇烧了一大锅的热水,准备在厨房里面杀jī呢。
别看瞿英现在日子过得滋润,以前也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杀起jī来动作gān净利落。
江大妮将烧开的水倒到一旁的铁皮桶里,加了个盖子,让水不要凉的太快。江大珍帮着揪住大公jī的翅膀,大公jī估计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了,两只jī爪不住地动弹,咕咕叫着。
“这公jī肥的很,看这力道。”瞿英啧啧称赞了一声,现在可不舍得用粮食喂jī,喂些糠麸就算不错了,有些地方,人还只能靠吃糠麸过日子呐,像江家一样,把jī喂的这么肥的,可算是少见了。
瞿英一把揪起大公jī的脑袋,拇指和食指扣紧公jī尖锐的喙部,另一只手把jī脖子上的毛拔掉了一些,将脖子的jī皮luǒ露出来,随后伸手,将早就打磨锋利的菜刀往公jī脖子上一划,那鲜红的jī血就哗啦啦地流到了早就准备好的瓷盆里。
“太好了,今天有血豆腐吃喽。”孟向学和江一留走到厨房,正好看到这接jī血的一幕,开心地嚷嚷起来,“奶,我要吃麻辣味的血豆腐,你记得多加点辣酱,我能多吃两碗饭。”
孟向学开心地说道,舔了舔嘴唇,似乎已经想到了那麻辣慡滑的滋味。江一留被他感染的,也忍不住有些嘴馋。
“行了,我还不知道你这小子的口味,快点洗脸刷牙去。”瞿英啐了孙子一口,看着他乐呵呵地说道。
渝川县人多嗜辣,家家户户的小院里都种着一小块辣椒苗,就是为了做辣酱用的。孟家从来都不做辣酱,家里吃的那些辣酱都是江大珍从家里带过,这东西不用钱,只是费些功夫,苗老太自然不会吝啬,何况每次上门拿辣酱的时候,闺女的婆婆总会意思意思拿点糖果糕点回去,对苗老太来说,反而是占了便宜。
“咚咚咚——”孟向学正一步三回头地看着那碗jī血,门口就传来了敲门声。
瞿英几人都脱不开身,就让孟向学去开门。
“瞿大姐,我听说你家杀公jī啦——”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手上挽着一个竹篮,笑着走了进来,见到已经奄奄一息的大公jī,以及放了一半的jī血,发出一声惊呼:“你们家已经开始杀jī啊,诶啊,我来晚了一步了。”老太太拍了拍大腿,表qíng懊悔不已。
“钱钱姥姥,你这是?”瞿英有些不太明白她来家里的目的,好奇地问道。来人是孟家的邻居,住在隔壁的小楼,只是条件没有孟家好,那幢小二楼里住了三户人家,老太太家占了二楼一层,可是足足住了十二口人,挤在一个屋子里,连个打转的地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