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纪事_作者:打字机N号(183)

  他口中的玛仁糖就是后世让人闻之变色的新疆切糕,是新疆维吾尔族民众的传统糕点,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gān、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用料丰富,还是孩子最喜欢的甜味儿,高建军每次从新疆回来,都会给儿子带上整整一块,足足有农村杀猪的案板那么大。

  那段时间里,几乎所有上高家去拜年的孩子都能分到一小块,所以,每年高建军回来的日子里,铁柱都是村里最受欢迎的孩子,每个小孩都怕得罪他,到时候分不到那又香又甜的玛仁糖。

  想起三年前吃到过的玛仁糖的味道,嘴里的瓜子都显得gān巴巴的,没什么滋味。

  “我想吃葡萄gān。”

  三妮舔了舔嘴唇,她喜欢吃所有甜味的东西,颗粒饱满,甜中带着一丝胃酸的葡萄gān是她的最爱。

  “我想吃羊ròu。”

  光瓢是无ròu不欢的,高建军每次回来,都会带一头新疆的阿勒泰羊来回来,阿勒泰羊体型大,ròu脂丰富,做起羊ròu串来ròu香四溢,那滋滋作响的油脂流入木炭是噼里啪啦的声音,都显得尤其动听。

  大家你一眼,我一语,恨不得高建军此时就出现在他们面前。

  江一留看了看被彻底冷落的瓜子,摇了摇头,将盘里的瓜子小心的放到一旁的饼gān桶里,紧紧盖上盖子,防止瓜子受cháo。至于那一地的瓜子壳,在大年初一之前,是不能被扫掉的。

  青山村有旧习,过年期间不打扫,迷信的想法认为,大新年的扫地会把财富都扫出去,这段日子里,家里的瓜子果皮越多越好,这样意味着来年的财富能累计的更多。

  江一留对这个习俗不表示任何看法,虽然可能在卫生上不过关,可是在寓意上,何尝不是大家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

  高建军是在第二天的下午回到村子里的,说来也巧,那天莫大栓刚好开着大卡车送村里人去县城里采办年货,遇到了扛着大包小包从车站往外走的高建军,正好一块送回来了。

  高建军回村引发了村里的一阵轰动,要知道,在他同辈里,他可是最出息的那一个,所有闲着没事gān的大媳妇,小毛头都往高家跑去,等不及地就想凑热闹。

  “吃糖吃糖。”

  见到多年没见的儿子,高老太乐的合不拢嘴,十分大方的盛了满满一盘的糖果,分给挤在院子里的那些孩子手上,在分到江一留和光瓢时,更加大方,别的孩子就分个一两颗意思意思,这两人足足分到一大把,一只手都抓不住。

  “建军,你这趟来能待多久啊。”

  村里人羡慕高建军当兵补贴多,声望高,可是同时又有些同qíng他常年离家在外,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么大年纪了,只有高全顺也就是铁柱一个儿子。

  “待不了多久,部队给我放了二十天的假,除去在来回路上耽搁的时间,也就只能在住个十来天吧。”

  “那你可要加把劲了,争取在十天里面给铁柱造个弟弟出来。”男人的对话都是带着huáng腔的,高建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了眼一旁的媳妇,他心里的确也想的慌。

  高建军长相普通,但是坚实的身板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现在也已经是三十好几的人了,看上去反而比常年在地里劳作的铁柱娘年轻些。

  “那么多孩子在呢,也不正经点。”

  铁柱娘白了那些臭男人一眼,看着自家男人时又面带羞涩,转过头去,整理高建军带来的东西。

  “话糙理不糙,看村子里,哪一个不是兄弟姐妹一大串,就我们铁柱孤孤单单的,我看你们两口子是要抓紧些。”

  哪个老太太不喜欢子孙满堂,以前是儿子不着家,她没办法,现在儿子要在家里待上十天半个月,怎么着也得造个人出来,就算是丫头也好啊,跟铁柱凑一个好字。

  “我有兄弟!”铁柱大喊了一声,反驳他奶奶口中他孤单的那句话。

  “行行行,你们几个都好到穿一条裤子了,奶让你爸跟你妈给你生个妹妹总行了吧。”老太太笑着安抚小孙子。

  除了在场的孩子,所有的大人又是一阵哄笑,看着高建军和铁柱娘的眼神都充斥着揶揄。

  “什么东西这么重啊。”

  除了和铁柱玩的好的几个孩子,其他的大人都三三两两的离开,人建军还要忙着生孩子呢,他们就不打扰人家整东西,早点上炕培养感qí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