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着这次下放了几个反动份子,总不用像照顾那些奶娃娃那样累了吧,现在看来,是不用照顾奶娃娃了,来了两个祖宗,除了那个年轻些的能gān活,剩下两个一脚迈进棺材里的,又能做些什么呢。
村里人纷纷叹气道。
莫大栓看村里人的表qíng,就知道大家肯定想岔了,赶紧把昨个几个gān部的分配方案给村民说了说,大家看阮援疆几人的表qíng顿时就不同了。
一个大夫,一个壮汉,还有一个自愿承包最累最臭的牲畜棚,这种好事,哪里求的来,看阮援疆几人的眼神顿时就不那么排斥了,反而友好了很多,连莫大栓提出让他们提前支取些粮食,也没有一个村民反对。
“几个就选几个人去修牲畜棚的屋顶和建灶房,计十二分,有想去的就去程会计那报名,这段日子,这些人就先吃住在江大叔家,等什么时候牲畜棚修好了,就让他们搬过去。”
莫大栓稍微解释了一下阮援疆几人住在江家的原因,接着就是每天例行的分配任务了。
“你看看你爸,粮食多了宁可养那几个反动份子,也不肯帮衬着些我们。”
角落里,范晓娟拉扯着自家男人的衣袖,愤愤不平地说到。
这几年,她老了很多,没了江家老两口的支援,她和江大川只能自己下地挣工分,皮肤早就没了以前的白嫩。
当初他们和江家老两口争执,断了联系,家里没粮,范晓娟只能厚着脸皮回娘家,想把这些年送到娘家的粮食要回来,几百斤的粮食,最后只讨回来几十斤,就这样,现在回娘家,家里的大嫂还总是拿这件事刺她,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范晓娟不恨娘家人,反而将所有的怨气都冲向了江家众人,怨气也越来越深。
江大川听完媳妇的话,yīn郁的眼神从远处几人身上划过,一声不吭。
第28章 融入(捉虫)
阮援疆几人也算是彻底在青山村安顿了下来。
白昉丘的医术没话说, 他的医术是祖传的老中医,年轻时留过洋, 学了西方的医术, 算得上中西合并, 在缺少医药的青山村, 他能自己上山采药,做成药剂给村民服用。不少村民的陈年旧疾, 都在他的手下治愈,如果不是介于他身份的缘故,神医之名恐怕早就传出去了。
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抵消村民对他的敬意。
是人就可能生病, 会生病,那就不能得罪医生。青山村的村民没读过多少书, 但是这点浅薄的见识还是有的。
霍武也不用说, 他那一身力气, 做什么活都利索, 除了一开始不习惯农里的劳作, 手脚有些生疏外,之后的那段日子,gān起活来简直比在地里gān了大半辈子的老把式还利落,别人收一块地的功夫,他能收一块半,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三人之中,可能就属阮援疆的活最麻烦了, 好在霍武每天上工之前,都会替他清理大半的积粪,他做起来也轻松些。
牲畜的饲料都是队上的妇女帮着准备的,倒也不需要他费心,总的来说,三人在青山村的日子还算惬意。
没有批斗,没有政治,身体也比来之前好了不少。
******
“阮阮,还有多久啊——”
江一留蹲着马步,头上顶着一个装了半盆水的搪瓷盆,双手小心的扶着,整个身子打着颤,看着一旁坐在小马扎上的两个小丫头,咬着牙问道。
大冷的天,额头上还冒着汗珠,足以见他有多累了。
“还有三分钟。”阮阮看了看手里银色的小怀表,有些犹豫地说到。
大武叔说了不能作弊,一定要看着一留哥哥扎完半个小时的马步,可是一留哥哥看着很累的样子,要不,还是少说点时间吧。
阮阮有些心虚地说到,其实表上的时间还剩下六分钟,她把时间直接缩短了一半。
圆嘟嘟的小脸蛋,一双大眼睛眨呀眨的,就是不敢直视江一留的目光。四妮就站在阮阮身后,帮她扎着小辫子,一点都没有搭理自己受苦受难的弟弟的意思。
只是扎辫子的技术不好,两个小揪揪一高一低,歪歪扭扭的,也幸亏阮阮不在意,任由她在自己头上发挥她的创意。
这时候,手表还是个稀罕东西,至少在青山村,没有一人家有这玩意,江一留只在姑父那里见过。海鸥牌的手表,是孟平川去海城考察学习的时候买的,足足花了一百二十块钱,还用粮票和人换了不少外汇券,去的时候白白胖胖一个人,回来的时候gān瘦的跟猴子似的了,就知道拿着快手表傻笑,那段时间江大珍没少回家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