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贵接受现实。好在他也不是那么非要争一口气的人,年关将至,这个时候,要卖铺子回乡的人会多起来,李满贵就找了几个中人,问了问qíng况,又让女婿跟着一起看了,最后定下了一间铺子,不过这铺子位置好,人家要三百五十两。
李满贵家的一听说道:“我买个院子才花了二百两,他一间小小的铺子就要三百五十两,他怎么不去抢啊。”上次买那个铺子,有荣三爷暗地里补贴,所以没有那么贵,李满贵家的还以为都是那个价呢。
竹青说道:“娘,虽然那铺子没有咱这院子大,但是那边是专门做生意的,地价都贵,所以这三百五十两不算什么了,还是便宜的呢,要是往内城,那不下五百两都拿不下来呢,是不是啊,爹?”
“嗯,闺女说的是啊,我听那几个中人说,内城一个好地段的铺子,就咱们这一个房间大的,都得六百两银子,还得找人才拿的下来。再大一点的,一千两都是便宜的。他娘,要是咱买不起就不买了,那些银子能买好多地呢。”
“放屁!就想着买地,买,不就是三百五十两吗?竹青上次给了五十两,还有老太太给的首饰,当给两三个就够了,竹青啊,你放心,我们活当,不死当,等把钱赚回来了,再赎回来,就先用用。”老娘还有平时攒的钱呢,可是她没有说出来。还有收的那个铺子的租金,还有那几十亩地的收成。
竹青没有和她计较,要计较起来,还计较个没完了,说道:“娘,你自己做主,也别勉qiáng,咱们平时还要花销的。”
“娘心里有数,不会饿着你们爷俩的。”
于是这个铺子算是买下来了,而且是年后就给租出去了,租金还不便宜,李满贵家的一直觉得自己的眼光好,有魄力,这不,租出去用不了几年,那房钱就能赚回来了,还白得了一个铺子。
李满贵带着娘儿两个去赶大集,三个人过年也是过年,这该准备的也得准备,加上,今年又是他们出府的第一年,意义不同,所以决定大cao大办。
不过有的东西,荣家都给他们送过来了,荣家人富裕,而且年关的时候,也有人上赶着孝敬,所以这ròu啊菜的,都不缺,反而会多出许多来,李家作为荣家的姻亲,自然也能分到一份儿。
这次一家三口来的地方比较远,都接近内城了,他们准备买些打包的点心,以方便给人送礼,像荣家,都要送好一些的,而安定伯府,不管怎么说,也是以前的主家,不能出来了就彻底脱离关系了,也得送送东西表明一下自己的敬意,虽然人家不一定看得上,但是你这个姿态得做足了。
外城的点心铺子,内城的人都看不上,所以他们是到内城来买的。
不过这样的点心可真够贵的,李满贵家的说道:“就这小小的盒子,得一两银子,吃的都是钱渣。”不过就算贵,也得买啊,不然就是太丢脸了!
“娘,反正一年就这么一回,也就荣家和安定伯府,这是不能凑数的。”
“是啊,娘知道,可就是心里疼呀。”
再心疼也得买,然后又买了一些不太贵的,李满贵家的付钱的时候,都是心里在滴血。
“你是安定伯府五小姐的丫头?”竹青出门的时候,被一个穿着红色比甲的姑娘给拦住了,那姑娘仔细打量着竹青,竹青觉得这人有些眼熟,李满贵家的说道:“你这姑娘,gān什么呀,怎么拦着人不让人走?”
那姑娘忙道:“这位大娘,我是觉得这姑娘有些面熟,所以想问一问,要是有冒犯的地方,您多多担待。”
这姑娘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姑娘,竹青估摸着是不是五小姐闺中好友的丫鬟,认出自己来了,这也不是什么说不出口的事qíng,于是对那红色比甲的姑娘说道:“我以前是在五小姐身边伺候的,现在我出来了。”
那红色比甲的姑娘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是镇国公府二小姐的丫鬟翡翠,以前我在安定伯府见过你,今天是我家小姐想吃这家的点心了,所以让我过来买一斤。你现在出来了,住在哪里呀。”
竹青道:“我和爹娘住在外城,今天是过来买点年货,嗯,我爹在那边等着,我先过去了啊。”
大家不过点头之jiāo,竹青也觉得自己和她没有什么好谈的。加上老娘也拉着自己要走,竹青就离开了这里,那叫翡翠的丫头还有些话要问竹青呢,可是人都走了,只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