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挺不错的,不过到了逢年过节的,也得回去呢。”海棠道:“婆婆也想着七斤,每个月至少要回去一趟,现在农活儿也少了,到了冬天,就没有什么事儿了,也得回去。”她这样的生活已经和不错了,不用跟着伺候婆婆,还有充分的自由,这庄子上的人都听自己的。
“等你有空了,我带你去这四周看看,这边的景儿也不错。夏天的时候过来最好,那边让你姐夫开了一片荷塘,那时候那荷花开的正好看。”
想一想,还是挺美的。“七斤都能走路了!”竹青很感慨啊。
“是啊,最开始还要人扶着,现在自己都能走两三步了。”小妹也快要说亲了,海棠想起老娘对自己提过的事qíng,又想到自己有一次模模糊糊看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还是以后再说吧,如今自己说了,要是自己眼花,那不是就弄错了?
“小妹,丁嬷嬷的孙子是不是考上秀才呢?”海棠问道。
“嗯,瑞哥儿挺聪明的,一次就考上了。”竹青说道。她为丁嬷嬷开心呢,丁明瑞有了功名,对丁嬷嬷是个安慰。
“是挺聪明的。以后说不定能考上举人,考上进士呢,到时候更是光宗耀祖了。”海棠说道。
“那是啊,以后他们回乡了,也没有人敢说他们什么了。”丁嬷嬷以前可是不乐意回原籍的,那边的人没几个好东西。
“就是啊,这人啊,都是捧高踩低的,你没本事的时候,都看不起你,等你有了出息了,都巴结着你。”海棠道。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姐,是不是大伯大娘过来找你和姐夫了的?”竹青问道,这捧高踩低的典范非大伯大娘莫属。
海棠笑道:“你还猜的真准,可不是那个样儿。我都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脸皮了,还想着和你姐夫一起做生意。这事儿,你别跟娘说啊,不然她又要唠叨半天了。”
竹青答应不说给娘听,过了不多久,老娘他们回来了,不过陶罐没有拿回来,竹青问是怎么回事,老娘大笑道:“那家说我们买的多,要了地址,到时候直接给我们送过去。倒是个实诚的人家。”
这样倒是挺好,顾南笑道:“我还说今天能搭把手,现在看来我是过来蹭饭的了。”
李满贵家的笑道:“你这个小子能过来,我就高兴啊,等以后你有了媳妇了,婶子想让你过来,你都过来不成了。”
“哪能呢,就是有了媳妇,我也会过来的。”
这趟走的很值得,加上看大女儿生活的好,李满贵家的gān劲儿十足,回去就开始做准备了,比别人都要忙,等陶罐送过来,先烧了开水,把每个陶罐都用开水烫了一遍,然后在太阳下bào晒一天,弄得gāngān净净了,才开始腌酱菜。
好在铺子还没有装修完毕,这也不用着急,李满贵是天天过去监督,又是找相熟的中人,送了他们一人一小罐酱菜,让他们试吃,李竹青觉得老爹别看平时老实八jiāo的,但是真的认真起来,也是让人刮目相看的。
老娘说,那以前是别人的店铺,老爹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怕自己弄不好,把主家的生意搞砸了,又有人挤兑他,所以他才会越来越不行,现在是自己家的生意,他还没有gān劲儿?
赚的钱都是自己的,而且也不怕弄砸了,都是自己的家人,还不至于连累到谁。再说,砸了生意还没有倾家dàng产的地步,所以老爹的胆子大了起来,这推销起来,也有模有样的。
“你爹啊,是窝囊了这么多年,如今腰杆子也挺起来了,哪能还像以前一样?”所以说,这世上最了解老爹的人还是老娘了,把老爹看得是透透的,如今哥哥林木都已经是个小官了,他也不怕被无赖什么的缠上,真的自信了许多!怎么感觉像那个时候,砸了大锅饭,自己单gān的感觉呢?
竹青想一想,都觉得有些好笑呢。
而海棠也私底下问了李满贵家的关于竹青的婚事的事qíng。李满贵家的说道:“急什么,你嫁人也都十七岁了,她现在才多大?我要多留两年呢。竹青翻年才十四岁,虚岁也才十五,不急。”而且现在李满贵家的一门心思在这酱菜铺子上,这个不cao心完,是弄不到别的事qíng上的。
“你要是替你妹子着急,你也可以暗地里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人家,到时候我们再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