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尚书虽口口声声说不愿让初晴加入崔家,可若真是由女方退亲或多或少有损名誉,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推了孙女去风口làng尖。
稍后,余盛平登门拜访打探一番后归来,证实了事实确如先前猜测的那般,他家果真出了孽障。而崔家虽休弃的张氏并将崔文远除族,却也没苛待他们,给了出产颇丰的庄子居住,一应物质很是齐备,只是不得随意乱逛而已。
得知这些消息后,余尚书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只是憨乎乎的孙女嫁入全无人qíng味的大家族,一个不好死了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
而那崔文康容貌不凡、前程似锦却没任何不妥,既然居丧一事已经解决,大家也就按之前的计划继续筹备着,余初晴心口也落下了大石,穿针引线绣起了嫁衣。
当余家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松下来之后,皇城中却是风声鹤唳,处在bào风骤雨当下的不少后妃、宫人不由都有些仓皇不安。
因为,七皇子私采金银矿之事bào露后皇上大为震怒,决意将宫内外狠狠梳理一番,他私下派心腹曹内侍监探查各个后妃、大臣所属的派系,绘制出了几个成年皇子所拥有的门人脉络。
而后,今上从震怒变为了bào怒,他还没死呢,只是略显老态而已儿子就已开始结党营私,划拉自己的小算盘。
各种拉拢往来,各种挖墙脚,各种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母族势力最盛的六皇子已经开始逐步染指兵权!
王家这是想做什么?bī宫篡位?!
皇帝气得颤巍巍的立刻宣召襄阳公主进宫,寻她了解王家之事——毕竟这也是她的母族,原本他还寄希望于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能告诉自己:曹内侍监探查有误,王家并没不臣之心。
岂料,襄阳公主竟在惊诧愣神后噗通跪下了,神色黯然的回答:“皇贵妃虽也为儿姨母,可母亲临终时曾说她们不同母也不同心,王家希望在母亲走后依旧有人在宫中伺候父皇,她这才举荐了贵妃……”
“什么?!”皇帝噎得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眼前一黑厥过去。
若不是以为王皇贵妃是自己心心念念早逝嫡妻所疼爱的妹子,他怎么可能许了对方高位?还依着她宠得六郎眼高于顶不知所谓。皇帝死活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轻时继续娶王家女,还存了让这百年世家扶持自己的意思。
如今早已大权在握的他只想着自己上当受骗了,原来这两姐妹从来就不曾亲厚!难怪,最疼爱长女与那六郎关系也不算亲昵。
“母亲向来是淡泊名利的,”襄阳公主先给自己亲娘脸上贴了金,而后才悠悠继续给别人上眼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然,儿也不愿撵了七郎到那偏远地方去,不过是怕他心太善可能会为亲戚qíng谊搅合到不得当的事qíng中去。”
这一串话似乎什么都没说,也可以看作是什么都说了,顿时便叫皇帝从bào怒变为了伴随喝骂的狂怒。
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她也是个气xing大的,原本是打算几方均不线板,不论谁胜了都有自己的活路。
岂料,就因为她那已经归了西的母亲是王家女,皇贵妃与六皇子就想方设法打算拖了她和温家入局,甚至不惜以美色引诱温子辰,那平康里的艳jì花魁陶传夕可不是天上掉下来就缠住七郎的!
若是互利互惠倒也罢了,偏偏他们手段下作,襄阳公主也根本就看不上刚愎自用的六郎,驸马温青雨更没任何参与夺嫡的意思。
纵观历史,皇权jiāo替时凡是站错位的都死得很惨,站对了的说不定也得鸟尽弓藏,不偏不倚的忠君者却最多不过为新君心腹告老腾位置而已,温家已然是一方巨富,稍微退退又有何妨?
王皇贵妃都已经下手了难道还不兴襄阳公主反击么?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六皇子登基王家真正得势。
至于王氏母族什么的,长公主既不是王家的出嫁女她亲娘也早已崩了,王家即便是大夏倾覆,与她又有何gān?
“孽障,孽障!”皇帝直气得肝儿疼,还有什么比人到晚年发现几个儿子恨不得他赶紧死了腾位置更叫人伤心?
襄阳赶紧扶住了脸色铁青的皇帝,劝道:“父皇千万保重龙体!弟弟们,也有好的吧?”只此一句,绝不多说,余下的他自有决断。
送钱送美人拉拢官员的三郎;不满足于世家大族支持甚至开始染指禁卫军的六郎;搂钱、开矿,还炼了铁器的七郎……竟然一个比一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