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凤钗/古代宅女幸福札记_作者:清歌一片(241)

  转眼又到年底。谢醉桥这日朝中归来,问了下人,道老爷在书房,便径直去了。进去时,见父亲正横抱着自己的儿子,用手轻轻抚摸他的耳朵。三四个月大的小家伙似乎很喜欢这种爱抚,咯咯笑个不停,边上立着rǔ母。

  谢醉桥默默看着。

  正当壮年的父亲,就这样双目蒙翳。回京的这些日子,虽请医无数,却并未见效。想他戎马半生,往后却只能这样在暗黑中度过后半生,不禁黯然。

  谢南锦自失了目力,耳力较从前更灵敏,听脚步声便觉察到是他进来,继续逗了孙儿片刻,用手慢慢摸他的眉眼鼻唇,这才笑道:“醉桥,芝儿生得极好。我虽看不到,却也能摸出来。”

  芝儿是谢家长孙的小名,取德行美好之意。

  “是啊,他眼睛长得像他娘亲,漂亮得紧,仿似会说话。”

  谢醉桥应道。

  芝儿看见父亲过来,依依呀呀作声,高兴得手舞足蹈,顺手一把扯住了谢南锦的胡须。谢醉桥正要上前去救助,见父亲已经自己轻轻掰开芝儿肥嘟嘟的小手,哈哈笑道:“手劲不小。”

  明瑜晓得谢醉桥回来便去了书房,晓得他应有事,便寻了过来,敲了下门,进去笑道:“媳妇过来接芝儿回去吃睡了。”也不用rǔ母,自己接过了儿子,朝谢醉桥笑了下,便抱着出去了。

  书房里少了芝儿的咿呀声响,一下空寂了不少。谢醉桥到了父亲近前,迟疑片刻,终于道:“今日皇上宣了我,道太子长子六岁整,明年起要进学,yù封我太傅,被我寻了个由头推了去。”

  谢南锦沉吟片刻,道:“醉桥,爹向来觉你行事稳重,今日能拒掉这太傅头衔,可见我平日没看错,我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很抱歉这两天因为回了老家,杂七杂八的事很多,只码了这么点字,暂时先这么发上来了。

  下一章是结局,我明晚会发,但大概会比较晚。

  谢谢大家!

  清歌留。

  第九十八章

  父子二人沉默,心中却各自雪亮。

  大昭夺回被西廷占据了数十年的云城及周遭地界,迫对方议和,谢家功高,近来不但朝野内外言必提及,甚至连民间也在传扬昭武将军的威名。但这于谢家,绝非好事。

  自严党事变后,正德疑心大增。作为帝王,刚拔除了一颗几近蔽日的巨树,如今又怎会容忍新的外姓势力崛起?封爵、加九锡、直至今天的皇太孙太傅,富贵虽泼天,帝王的心思与权术却表露无疑——他这是在迂回地试探。谢家人如果聪明,就该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爹的一双眼睛虽然废了,只有时细想,这就如塞翁失马。爹与你二叔不同。你二叔是官场中人,向来游刃有余。爹却从未把这官场看作毕生之求。你是我儿子,我多少也有些知道你的。醉桥,你对往后可有打算?”

  谢醉桥望向自己的父亲,郑重道:“爹既然问起,我便照实说了。京中官场之事繁杂,于我心如同囹圄,我在,不过是尽我之责,我去,自有能人取代。河西却是我家自祖父起就戍卫过的地方,形同我谢家的第二故乡。如今西廷皇帝虽接受议和,只以我看来,不过是他年事已高,jīng匮力乏之故。两个年长些的王子俱是野心勃勃,不论往后哪个继位,风云再起,也难料定。我谢家与其顶着九锡之荣华,被皇上忌惮在朝堂结党营私,不如尽一将门臣子应尽之职。河西乍定,朝廷要在那里设立新州,委派州牧。我yù自请赴职,一来避开京中纷扰,二来,也是代祖父和父亲继续戍守那地,监察西廷的动静。”

  谢南锦靠在椅背之上,神qíng萧索,慢慢道:“鸟尽弓藏,古来皆然。你年岁不大,于前次京中变乱时却立了大功,我如今又枉搏几分虚名。你我虽问心无愧,却也怕众口铄金。你有这样的想法,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只是……河西那里不比金京繁华,更不似江南,你倒无碍,你媳妇自小是娇养大的,可受得住?”

  谢醉桥道:“阿瑜早知道我的想法,与我心意相通。如今唯一放不下的便是父亲你和静竹妹子。我们若去了河西,撇下你们,心中委实难安。”

  “我前几日刚收到亲家阮老爷的书信,”谢南锦笑道,“他晓得我眼睛的事,邀我下江南长居,道太医既然无法,他会留意各地名医。我这双眼睛能不能再看见东西,自有天定,我亦不会qiáng求,只对阮老爷的提议倒颇有兴趣。前次代你提亲时下过一趟江南,见风物确实宜人。从前东奔西走,哪里安定得下,如今托了这双眼睛的福,不如借机回去定居,也好陪伴你母亲。至于静竹……她过了年也十四,再陪我两年,江南地灵人秀,寻个合适的人家好生嫁出去,我也算了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