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是没有喝过着鹿血酒,知道鹿血酒有壮/阳、助兴之功用,可是不会让身子这样,这不是被人下了药是什么?当下,又惊又怒,身子又难受,几种夹杂着,没当场砍了人,已经是自制力极佳了。还能当场有条理的吩咐下去,不可谓这头脑是不好的。只是,那时看着纳喇氏就厌烦,根本别说用她泄火了,更不想留在那个宫里,让那暗中的人得了意。所以拔脚就走人。
可是自己身上的qíng况自己知道,虽让人去急传了太医,可还得找个人泄了这个火去。这个qíng形,康熙一点儿都没想到要去找皇后。皇后那是什么地位,在自己心中又是什么分量,怎么能让她来承受这个?那简直是对皇后的侮rǔ了而且,康熙也等不得许多了。要说作为一个皇帝,什么时候不是随了他的xing致的?何曾这样憋忍着的?而且还要让他再忍会儿?不是说笑吧?所以,康熙连回乾清宫都等不及了,让梁九功就近找了个地方。而泄火药?这宫里,俩条腿的蛤蟆难找,可是那两条腿的女人,就遍地都是了。而且是承受皇恩雨露,还不是便宜了她们?要说,这梁九功还是会办事的。这么着急的qíng况下,偷偷急传了御医,还就近找了个美貌的奴婢。
而康熙也了得,虽然来不及吩咐如何处置翊坤宫那些事qíng,却还是封锁了自己的这件事,就连如此急速的传了太医也是极机密的。一来,这是康熙的屈rǔ,二来,皇上急传太医容易让人起疑,惹出其它祸事来。
在太医的看顾下,康熙折腾了大半宿,才把这火给去了,然后太医也战战兢兢的给开了条理的方子。这太医是康熙极信任的,倒是也没让灭了口,而梁九功也是极用得着的,可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些先不去说,那个奴婢倒让康熙留着了,一来是看着她做了药的份上,二来,虽让人赐了避子汤,可也是怕不保准的,这万一真有了那避不去的天子骨血,康熙现在还是那种虎毒不食子的,早年仅有一次的经历也就够了。
康熙折腾了大半夜,回乾清宫稍事休息,就起身早朝了,虽然极力克制着自己,可是还是在朝堂上训斥了明珠,让人惊诧了一回。待下了早朝,处理了要紧的政务,就着暗部仔细查处这个事qíng。忽而想到了,昨儿还说要去坤宁宫晚膳,后又说膳后再去,让皇后等着的话儿,找人一问,才知道,皇后寝殿,灯点了一晚上,而今晨皇后早早出了屋子,气色不甚很好,康熙听了,怅怅的叹了口气,心中各种滋味,无法细辨。
皇上其它一些贴身的事qíng,都有这大总管梁九功处置了,就是敬事房那里,也是梁九功亲自去的,只避了人让总管亲自捉笔,留了三个字,其他人不敢问也不敢说。那三个字,也是芳仪看着发火的那个。
正文201讨点儿利息
“幸卫氏”。
这就是让芳仪看得火大而康熙觉得屈rǔ的三个字。
芳仪觉得火大,要说原因,可是有很多的,第一反应,就是,昨天儿子们那样担心这个做阿玛的,原来这个做阿玛的是找乐子去了,儿子们也太亏了。而自己也真是好笑,还一晚上没睡,东想西想的。现在回想起来,又是鹿血酒,又是看管服侍的人,又是要彻查屋子里的东西,又是不待见纳喇氏,还那样急忙忙的走了,更有那郭络罗氏在外头候着,就该猜出来些的。难道是,自己也关心则乱了?那可不行,这之前的日子挺好的,关心则乱,再往下里呢,是什么?是不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这样想着,拿起纸笔,写两个小纸条,给俩儿子送点心时夹带着偷偷的送了去,也算是让儿子们安心。只是要跟儿子们说这事,也是挺尴尬的,他们知道是一回事qíng,可让芳仪主动写,又是一回事qíng,所以索xing也是“幸卫氏”这三个字。这里头,也有芳仪赌气的成分在。要说她气康熙,还不如说气自己更多些,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感qíng而剩下的几分怒气就是些杂七杂八的了。
凭着自己在白区对敌工作这么些年的经验,芳仪大概拼凑出些首尾来了。说到底,还是那个郭络罗氏的好心思,这事qíng肯定是与她脱不了gān系的,不然,这人为什么在外头侯着?虽不知道她是如何布置的,可见是昨天让康熙着了道了。只是,这个人也算是猜准了康熙。料到以康熙的本事,一定知道自己着了道,必不待见纳喇氏,更不会留在纳喇氏那里,所以就在外头候着,想让康熙就选了她。只是yīn差阳错的,又给胤礽给搅合了。